何謂輕便鐵道 經濟型低成本的鐵道

 

 何謂輕便鐵道   經濟型低成本的鐵道

 

(本篇節錄於台灣輕便鐵道小火車  第一章 )

    何謂輕便鐵道,它的定義有點複雜,其實是一個綜合歷史與國際觀的問題。這個名詞在台灣,起源於日本領台期間,明治434211910年日本政府頒布「輕便鐵道法」,隔年1911,明治44327,日本政府又頒布「輕便鐵道補助法」,台灣與日本兩地同步實施,獎勵民間集資興築「私設鐵道」,當時的輕便鐵道,是指2英呎6英吋,762mm()以下的鐵道,至今2010年已經有百年歷史。不過,台灣762mm鐵道實際出現時間更早,190679日的嘉義阿里山鐵路已經開工,190711月高雄橋仔頭糖廠的原料線開始運行。

    因此,輕便鐵道它其實是個日本名詞,輕便一詞所指的是用地省、施工易、低成本,經濟鋪設的私有鐵道,以便於產業投資與回收。近百年來台灣發展的地方產業鐵路網,包含糖鐵、林鐵、鹽鐵、礦鐵、人力台車鐵道等等,都與此一法案,密不可分。然而,輕便鐵道在國際上並沒有合適對應的字語,不論是翻譯成窄軌鐵道 Narrow Gauge Railway,輕軌鐵道Light Railway,或者是台車鐵道Cart Railway,產業鐵道Industrial Railway,其實都有意猶未盡之處。

    首先,因為西方社會只有以運輸幹線,標準軌1435mm為分類界線,軌距比1435mm寬稱為寬軌Board Gauge Railway,軌距比1435mm窄稱為窄軌Narrow Gauge Railway,所以翻譯成Narrow Gauge Railway,彷彿台鐵1067mm也包含在內,也不近情理。而Light Railway輕軌鐵道與軌距無關,是以軌重、軸重與運量做為分界點,鋪設每公尺22公斤重以下粗細的鐵軌,或機車軸重在10噸以下,雖然可稱為輕便鐵道,似乎沒有規範到較小軌距的問題。而Cart Railway台車鐵道,多數用於礦業或施工場所,泛指人力或獸力推行的迷你鐵道,或者是簡易的機械帶動者均屬之,如台北烏來台車鐵道即是,其範圍過於狹小。

 

西方的產業鐵道  最接近日本的輕便鐵道

    經過長期的研究,翻閱歐洲的相關的文獻,似乎只有產業鐵道Industrial Railway,比較接近日本輕便鐵道所指的內容。Industrial Railway泛指軌距在1000mm914mm(包)以下,多數因產業需求而鋪設,徵收的用地省、軌條較輕成本較低,淨空較小施工容易,概括這一切目標的經濟型鐵道,以便於產業投資與成本回收。至於為何是1000mm914mm?因為早年鐵道的發展,還是以英呎英吋為單位的時代,914mm就是三英呎,公制單位開始推行之後,米軌1000mm開始在歐洲地區流行,甚至隨著十九世紀當時殖民帝國的擴張,被廣泛運用在中南半島與雲南地區,所以1000mm軌距,成為合理的新界限。

    其實,人類鐵道的發展,並非在史蒂芬生發明蒸汽動力機車之後,早在十六世紀,歐洲就有很多礦業的鐵道,是以三英呎914mm或兩英呎610mm為標準,體積很小,以便利礦坑輸送,當時木輪木條的軌道已經存在,後來煉鐵的技術成熟,鋼輪與鐵軌才蔚為風行。在1825年史蒂芬生發明蒸汽機車之後,鐵道的發展除了考量運量,還有速度的競爭力,鐵道才發展成交通工具。因此,窄軌距的產業鐵道,其歷史比一般鐵道的交通工具更為悠久。

    因此嚴格來說,軌距小於914mm以下,多半歸類為產業鐵道,屬於非交通路網居多,除了少數國家的特例以外,通常不計入該國交通統計的鐵道路網里程,全球鐵道對於914公厘以下的軌距統計不多,大概僅佔全球約2%以下。為了劃分產業鐵道的範圍,因此從1067mm-914mm(3英呎),稱之為中度軌距Medium gauge914mm(3英呎)-610mm(2英呎),稱之為兩呎軌距Two Feet gauge,而610mm(2英呎)以下,稱之為迷你軌距Minimum gauge,一般客貨運輸的實用的最小軌距到15英吋381mm。無怪乎輕便鐵道在台灣,經常會被誤以為是遊樂區鐵道。(詳細請參閱拙作  世界鐵道與火車圖鑑的附錄統計表)

 

世界各國鐵路的軌距  簡要整理

寬軌 broad gauge > 1435mm

俄羅斯1524mm  西班牙1668mm  愛爾蘭1600mm

標準軌 Standard gauge = 1435mm

美國 中國  美洲歐洲亞洲主要國家

窄軌 Narrow gauge < 1435mm

台灣 日本1067mm  泰國越南 1000mm

輕便鐵道 Light rail =< 1000mm or 914mm

1000mm  914mm  800mm  762mm  760mm

 750mm  610mm  600mm  508mm  381mm

   用於產業鐵道  山地路線  用地省  成本低  運量小

 

狹義的輕便鐵道  定義與討論

    因此,本書在討論台灣的輕便鐵道之前,必須先針對研究範圍有所定義。狹義的輕便鐵道,是指軌距在1000mm914mm以下的鐵道,尤其是指產業鐵道Industrial Railway,包含台車鐵道Cart Railway在內,這個定義比較能被多數人所接受。由於台灣的產業鐵道路網,過去幾乎都在日治時期所創設,在當時稱為「輕便鐵道」,特別是指762mm軌距;因此輕便鐵道往往是以產業鐵道居多,所以台灣今天也沿用輕便鐵道這個名詞,台灣的糖鐵、林鐵、鹽鐵、礦鐵、舊東線鐵道、人力台車鐵道等,也都包含在內。

    不過,無可諱言的,1910年日本的輕便鐵道法,制約了這個762mm軌距,但是在此之前,世界各地有很多輕便鐵道都在鋪設,卻未必是762mm軌距,對於輕便鐵道的認定,因為地域性的緣故,有很大的落差。因為,在十九世紀鐵道創業之初,有很多鐵道的鋪設,是以較輕的軌條,較小的機車,較差的建築界線,然而軌距卻是1067mm,甚至是1435mm以上,當時的鋪設的確是十分地簡陋,也算是輕便鐵道。不過,卻預留了未來升級的空間,包含軌條加粗,車輛變大,甚至鐵路電氣化雙軌化,發展成現代的鐵路網。這些世界各國早期的鐵道,實在不能以日本的輕便鐵道法,排除它們不算是輕便鐵道。

 

廣義的輕便鐵道  定義與討論

    因此,輕便鐵道一詞的涵義,有涵蓋到「經濟型」鋪設的內容,但是Industrial Railway產業鐵道主要針對軌距,而輕軌鐵道Light Railway的經濟內涵,不該被排除在外,實在應該被一起放進來。因此,廣義的輕便鐵道係指「軌距」比較窄在914mm以下,或是「軌條」比較輕,或是機車「軸重」比較輕的經濟型鐵道。因此包含1067mm1435mm甚至更寬的軌距在內,只要是鐵軌每碼45磅以下,換算每公尺22公斤重以下的鐵軌,或是機車軸重在10噸以下,亦可稱為廣義的輕便鐵道,不受限於軌距寬窄。因此本書研究台灣輕便鐵道小火車,英文要涵蓋兩者,所以用Taiwan Light Railway and Industrial Railway Rolling Stock

    1887年劉銘傳創業時期的台灣鐵路,雖然軌距1067mm,但是軌條的重量為每碼36磅,大約每公尺17.8公斤重,當然是輕便鐵道,然而今日的台灣鐵路,早已不是當年的輕便鐵道了。此外,台灣鐵路在1887年創建初期,騰雲號的「車重」比較輕,只有16公噸,軸重為8噸與阿里山的Shay機車相同,也算是一種輕便鐵道蒸汽機車。印證了十九世紀鋪設輕便鐵道,其實具有發展性,但是窄軌鐵道要變更軌距就很難,所以該國制定軌距之初,不可不慎。

    由此可見,不論從762mm1067mm1435mm軌距,從日本到歐洲,都有「軌條很輕」的輕便鐵道,或「軸重很輕」蒸汽機車。例如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輕軌電車體系,軌道其實很輕,車輛也很簡陋,卻為寬軌1524mm軌距;德國古老的路面電車,車輛僅有兩軸,為標準軌1435mm軌距,這些也算是廣義的輕便鐵道的一種。因此,廣義的輕便鐵道定義,不止是看軌距寬窄、也看軌條粗細、也看機車的軸重是否輕巧。

    日治時期的台灣,昭和年間1926年以後,762mm輕便軌道的軌條重量,多數以每公尺12-15公斤居多,但是1067mm的台灣鐵路網,已經提升到每公尺30-37公斤,軌條重量的差別,由此可見。今日東勢客家文化園區的復駛軌道,鋪設台糖每公尺16公斤的鐵軌,然而卻是1067mm軌距,等同恢復台鐵在十九世紀末,創業時期的輕便鐵道規模,所以本書也將該路線納入進來。

 

輕便鐵道的特性與優點

1)輕便鐵道鋪設成本較為經濟:車輛寬度較窄,結構物均較小,軌條亦較輕,可節省徵收用地成本,以及建設工程經費。這也是二十世紀初期,台灣產業鐵道採用的理由。

2)輕便鐵道的曲線限制較小:相較於標準軌距,輕便鐵道的曲線半徑可以很小,以適應複雜的地形。同時為了便利車輛轉彎,許多三軸的輕便鐵道蒸汽機車,中間的動輪會將輪緣取消,以減少阻力。因此適用於地勢險峻的山岳地區,如森林鐵道和登山鐵道,輕便鐵道的種類就很多。

3)輕便鐵道路線的坡度可以加大:因軌距較小地形適應性較好,開鑿長隧道的機率也較低,包含之字形、螺旋線、齒軌鐵道,普遍用於輕便鐵道。

4)輕便鐵道的車輛重量很輕巧:機車牽引噸數較小,可節省機車牽引動力,能源消耗也少,適合小型機車運用。因此許多輕便鐵道會將車輪縮小,限制車輪的最大輪徑,以減少車輛轉彎的摩擦力。

 

 

英國威爾斯 Snowdon Mountain Railway

 

輕便鐵道的限制與缺點

1一般而言,不論是窄軌鐵道還是輕便鐵道,由於行駛穩定性 S「車寬/軌距比值」較高,重心高穩定性相對差,這限制了它後來的速度發展。由下圖分析可知,S(Stability)值,台灣的林鐵與台鐵都在2.7以上,標準軌的高鐵只有2.3,法國TGV因限制車寬2.9m,所以S只有2.02,這也是鐵路要提高速度時,輕便鐵道被遭到淘汰的主因。

(2輕便鐵道對公路的競爭力較弱,1915年開始小汽車逐漸發展,1920年代巴士開始流行。因此,輕便鐵道曾經作為連接城鄉運輸網路,包含糖鐵、林鐵、鹽鐵在內,在1970年代的台灣逐漸遭到淘汰。1911年日本方頒布輕便鐵道補助法不久,1919410公布「地方鉄道法」,輕便鐵道便不再補助。

 

輕便鐵道的沒落與生機

    其實台灣輕便鐵道最為嚴重的致命傷,無非是762mm地方輕便鐵道,與主要交通鐵路網1067mm難以銜接的問題。日本在1919410公布「地方鉄道法」,也打破了762mm的成規,地方鐵道不再是762mm1067mm軌距者也不再少數,當時地方鐵道在台灣稱為「私設鐵道」,最有名的莫過於1922年的台北鐵路公司鐵道,即是後來的新店線,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的鐵道,後來的中油支線,與台鐵銜接聯運容易。因此,日本從1916年到1950年,分別將全國762mm鐵道,包含一條官設線並收購12條私鐵線,全部改軌成國鐵的1067mm交通路網。二次大戰之後,762mm軌距鐵道的沒落,不言可喻,沒有改軌的路線幾全廢除,除了刻意保存的幾條路線,所剩不多。這也印證了歐洲國家在十九世紀時,發展鐵路交通路網的遠見,鋪設成本如何經濟,但是不要去限縮軌距,目的是考慮到未來鐵道提升的空間。

    台灣的情況何其不然?在大正年間,集集線是蓋電廠的產業鐵道,平溪線是開採煤礦的產業鐵道,它們都選對了軌距1067mm,使得後來被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收購,後來成為台鐵的一部分,幸運的還有舊東線、金瓜石線,雖然是762mm軌距,因為拓寬軌距為1067mm,變成台鐵花東線與深澳線,所以生存了下來。其他台灣三千六百多公里的762mm軌距路網,只能寄生在產業鐵道底下,當產業沒落,輕便鐵道的也跟著沒落。今天政府在鐵路法規上,竟然制定「民用鐵路法」,規定為1435mm軌距,只為高鐵量身訂做,而台灣其他輕便鐵道發展觀光,竟然以遊樂區機械管理辦法去審理。

    因此,今天如果不能找出這些歷史的根源,去愛惜與保存台灣的輕便鐵道,以文化資產的角色賦予其地位,而是以粗略的交通工具觀點來輕視它,並且任其荒廢,台灣的輕便鐵道將完全失去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台灣百年祖先所留給我們的鐵道資產,將完全毀於少數握權卻又無知的官僚手裡,是何其不幸的事!

以上內容詳細請參閱  台灣輕便鐵道小火車   ISBN 9789866435539 

 

台灣輕便鐵道小火車  封面 - 我的圖書著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