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絕非建設的絆腳石

文化  絕非建設的絆腳石

 

      最近看到彰化扇形車庫的存廢危機,心中不勝感觸萬千。

      誠然,當今地方政府財務吃緊,所以要求鐵路改建,配合都更炒作土地,

      中央政府只能配合地方政府,台鐵更是最大受害者。

      所以環台鐵路幹線高架化與地下化,成為利益主流,

      目前只要與此一利益主體牴觸的事,什麼都很難留。

   主事者難免會有一種成見,文化就是建設的絆腳石。

 

      雖然,我在我的書世界鐵道與火車圖鑑  世界高速鐵路百科

      一再地呼籲鐵道運輸,不能只有現代化,還有文化產業導向,

      我有五本政府出版品,以全球化的統計,列出世界保存鐵道,

      點出當今台灣鐵路缺乏文資法規(參閱1997-2013 感恩十七年 出版回顧)

      以及政府公共建設,不要加深社會M型化,拉大貧富差距,

      看來走向錯誤的路,政策想要阻擋下來,只能渴望奇蹟了,

      人生之路 無愧求己 無憾求天,在錯誤決策尚未定案前,

      我們就盡力吧!

     

      我真的不知道,我們的國家鐵道博物館,哪一天會誕生?

      然而,這已經是刻不容緩的事了。

      「制度」比「實體」更迫切!

      我很多次在演講與圖書寫到,都提到健全鐵道「新陳代謝」的觀念,

      就是台鐵購買新車,淘汰舊車,「有進有出」,新陳代謝需要一套制度。

      當普悠瑪號大量購入,EMU800型也即將登場,提高服務水準,

      那些被淘汰的EMU100型自強,舊版的原生代莒光車廂,

      甚至頻臨滅絕危機的普通車,以及花東線最後DR2700型光華號,

      是否能給他們一個安身立命場所,可以終老以養天年,復活再利用,

      而非淘汰舊車,最後都是進了廢鐵廠,鐵道記憶從此消失。

 

 

   保存文化  絕非建設的絆腳石

      我在德國看到BR01-BR99,每種蒸汽機車,都是有系統的保存,

      更別說是扇形車庫,博物館,保存鐵道路線等等。

      想想二次大戰時期的BR50BR52,難道德國現在還需要用來運輸嗎?

      當然不是,那是文化資產,也是德國鐵道觀光必備的運輸工具。

      這就是制度的問題。

 

   上面這張圖片,我在德國南部黑森林的WTB鐵道,

   一個德國的父親,追著蒸汽火車跑,

   他把相機交給他的寶貝女兒,

   把女兒舉高讓她按下了快門,

   當下,令我動容!

   也許這部BR50型蒸汽火車,

   眼前只是這個父親對火車的熱愛,

   但是當女兒按下了快門,未來這張照片,

   成為父女之間的共同記憶。

   這樣的文化產業情懷,

   不是一昧追求速度,鐵路高架地下化所能理解的。   

 

     

   上面這張圖,是萊比錫車站的BR52蒸汽機車,

   當我在東德看到BR52,那是德國保存的,理所當然。

      但是,當我在匈牙利,拉脫維亞,聖彼得堡看到不同版本的BR52

      總是讓我感動不已,那是侵略者的遺物,但是他們還是保存下來,

      因為文化資產就是保存完整記憶,超越仇恨、是非,與利用價值。

   最後還成為觀光的資產。

      「BR52的故事 參閱環遊世界鐵道之旅120 

         87.火車都是一個樣  昔日共黨鐵幕世界的火車」   

 

臺灣不是沒有文化   只是在僵硬的制度下無法轉身與呼吸

以下  我從拙作 環遊世界鐵道之旅120 節錄一篇文章

84. 波蘭最後的蒸汽普通車  波茲南的蒸汽火車之旅

 

 

西元1945年雅爾達協議重新劃分歐洲,原本波蘭的東邊歸屬蘇聯,

也就是今天的白俄羅斯,同時切割原本德國的東部的領土作為補償,

這項歷史的改變,讓波蘭的波茲南Poznan火車基地,是源自當年德國的鐵道。

不過這個波茲南Poznan蒸汽火車的基地,

直到現在21世紀仍有蒸汽火車在行駛,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它不是像英國Bluebell或荷蘭Hoorn那種保存鐵道,

而它竟然是國鐵的「正常班次」,由波蘭國家鐵路公司PKP維持正常運作,

也就是為了維護國家鐵道文化,以及避免加深社會M型化貧富懸殊,

而刻意保留上下午兩往返的蒸汽普通車,以最低的運輸費率營運。

 

好比今天台灣鐵路的區間車,幾乎都是EMU通勤電聯車,

可是在每天上下午時段,您還可以固定搭乘兩往返的蒸汽火車普通車,

它的票價也折合台幣兩百多元而已,因為這不是觀光列車,而是普通車,

這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讓全球多少鐵道專家學者,皆不遠千里而來。

 

想品味二十一世紀的蒸汽火車普通車之旅,就從波茲南車站開始吧。

您可以搭乘波蘭城際列車IC,從華沙抵達波茲南,再換蒸汽火車的普通車。

透過一位德國朋友的介紹,波蘭的火車司機聽說我是台灣人,

哇!好遠的地方,

毫不猶豫地拿起鏟子對我說,你想當司爐嗎?上來玩吧!

Would you be a firemanCome on

當然我只是笑一笑,感受他們的熱情,就猶如蒸汽火車鍋爐一般的溫暖,

還是親身搭火車,劃過東歐大地的景色,沿途懷舊的電線桿,令人回味不已!

 

火車抵達終點Wolsztyn 蒸汽火車基地,就是一個扇形車庫Roundhouse

Wolsztyn 蒸汽火車的扇形車庫宿舍,他們有簡易的雅房提供給觀光客,

許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鐵道旅人,就喜歡住在扇形車庫裡面,

每天被蒸汽火車的氣笛聲吵醒,聞著煤煙的滋味起床,還樂此不疲呢!


 

  【深思與反省】

      在波蘭的Wolsztyn扇形車庫,還有殘忍的戰爭歷史情懷在內,

      人家現在不是保存的好好的 還可以當成火車旅館。

      Wolsztyn蒸汽火車,在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裡面大放異彩!

      您若問我為什麼有總是辦法,搭到電影中歐洲的蒸汽火車,

      我想應該是英國、法國、德國、波蘭等歐洲國家,

   保存制度真的做得很好,

      讓你想要穿越時空,不論是觀光客或是文藝工作者,

   隨時有一道任意門,可以開啟。

 

      也許彰化扇形車庫的保存,需要更多文化具體作為,

      日本京都梅小路與英國約克NRM已經正式締結姐妹,

      台灣可以爭取跟世界知名的鐵道博物館或扇形車庫締結姐妹館,

   (建議名單參閱 彰化扇形車庫的存廢危機 京都梅小路十分合適)

 

      此外,我很期望台灣知名導演,能夠拍攝與台灣鐵路相關的電影,

      如果能夠切合大時代的故事,會很有戲劇張力。

      除了阿里山鐵路一百週年的主題,十分合適以外,

      故事以台灣在大正年間,

      一次大戰之後的滯貨事件爆發,

      所以台灣總督府要修築海線,

      談台灣山線與海線會合點,追分的故事,

      時空背景以1922年,彰化扇形車庫為主體。

      連同海線1922年五大木造車站都拉進電影來,

      (海線五大木造車站參閱拙作台灣鐵路車站圖誌)

          利用電影提高它的知名度與觀光價值,

      這樣不是很好嗎?

      

      最後  我想說的呼籲  希望主事者能聽到民間的呼喚

      地方政府與顧問公司  在彰化扇形車庫廢與不廢之間

      可以導入更有創意  共創雙贏的作法 

      文化  絕非建設的絆腳石 而是創意觀光的碁石

 

    前一篇 彰化扇形車庫的存廢危機

    一樣的問題 相同的道理

    相關新聞參考  平溪線的情調就要毀了! ◎洪致文

http://www.taiwandaily.net/gp2.aspx?_p=kSF1c9zU9HRgz0OSYEThTemYz6suKXL6

2 Commen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