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反省 心痛的感慨 教改的悲哀
這兩天在聯合報看到這幾篇文章,身為大學教師與家長的我,真的感觸良深!
也等於是呼應了我這篇文章,讓我們把理想的熱情找回來。大家老早看到問題所在,難得看到反省與改革的力量,遲來的反省,真的是彌足珍貴!
http://tw.myblog.yahoo.com/professor-su/article?mid=5580&prev=5636&next=5579
全文網址: 中研院 批廣設大學錯誤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196.shtml#ixzz2KMiSrS8L
Power By udn.com
中研院高等教育及科技政策建議書指出,近廿年前教育政策推動「廣設大學」後,大學校院由五十八所增為一百四十八所,入學幾無淘汰機制,人才素質漸趨低落,如今更因少子化衝擊,預估十三年後將有四成大學倒閉。
這份建議書出自中研院之手,但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當年正是行政院教改會召集人,曾做出大學容量可再增加的建議,李遠哲因此一直被反教改人士抨擊。如今他在中研院的高教建議書上,也掛名顧問(Advisor),格外耐人尋味。
建議書表示,在全球經濟危機與少子化問題的夾擊下,台高等教育已面臨財政緊縮及生源不足的困境;卻又因廣設大學,致教學品質及學生素質日益低落。
建議書指出,自一九九四年廣設高中大學成為國內教育政策主軸以來,技術學院紛紛升格科大,專校則升格技術學院,其中大學由廿三所增加至一百廿所,學院由卅五所減少至廿八所。若大學招生困境未能改善,預估二○二六年將有四成大學倒閉。中國醫大校長、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也是當年教改會委員,他澄清,當年四一○教改活動確曾喊出「廣設高中大學」的訴求,但指的是廣設公立大學;後來教改會也只建議「大學容量可再提高」,並未說「廣設大學」。
黃榮村說,大學校院真正激增,是在一九九九年到兩千年總統選舉之際,當時約六十所專科,一下子在兩年間全升格技術學院,才造成今天不可收拾的局面,國民黨政府要負相當責任。
台北科大校長姚立德說,廣設大學毀譽參半,當年讓台北工專等優質的專校改制科大,至今仍發展得很好;遺憾的是,不應開放那麼多專校升格,導致中級技術人力造成嚴重斷層,台商返台設廠也找不到人力。
廣設大學也讓學生嘗到苦果。台灣北部大專院校學生會聯盟召集人林家興指出,教育部廣設大學,讓學歷貶值,大學畢業生起薪「直直落」,「真是嚴重的受害者。」
全文網址: 「大學應分四類型評鑑」 | 中研院政策建議 | 國內要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4/7692202.shtml#ixzz2KMjByaaT
Power By udn.com
學界對國內大學評鑑、人才培育制度批評聲不斷。中研院昨天發表「高等教育與科技政策建議書」,建議大學評鑑按不同類型、層級規畫,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醫農理工領域採不同評鑑標準,不再一套標準適用所有校系。
建議書提到,教育部可依評鑑結果核定調整大學發展規模、學雜費及經費補助,評鑑引導大學辦學的結果,各校一味追求研究(SSCI SCI)論文績效,使大學同質性過高、技職體系被壓縮,同時產生重研究、輕教學、重理工、輕人文、重學術、輕技術及實務等現象。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出現產學落差,造就「高學歷、高失業率」怪象。
(重學術、輕技術及實務這一段話,讓我感觸最深:現階段台灣大學研究所,電機系同學會投稿,但是不會拆裝馬達,機械系同學會投稿,但是不懂引擎構造,電子系同學會投稿,但是連拿電烙鐵焊接零件都不熟練,因為與投稿無關的都不必認真學,當然到企業界無法就業,只好繼續深造拿博士,繼續只學投稿論文。但是,如此一來就算拿到博士學位,只要高教的市場沒有職缺,他無法到企業界工作,依然還是失業。因此,不是台灣的學生不夠優秀,而是這樣錯誤的制度害慘了學子,更造成產學失衡,讓失業率居高不下。)
書中建議政府應按不同類型、層級進行評鑑,同一特色的機構在同一層級進行評鑑。同時應避免用單一指標去評斷各校,除了區分大學特色,也應根據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與醫農理工科學的學術屬性,訂出不同領域的評鑑標準。
(這一段話我們應該反省:並不是說追求研究論文績效不好,而是學術的基礎應該建立在解決實務問題上,而非永遠為學術而學術。當大學只有學術評鑑的單一指標下,只是逼得大學老師不能認真教學,永遠在忙投稿與學術評鑑,學生當然沒有學到基本技術與就業知識,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我走過大學教育1997-2012十多年,看到畢業生就業一年不如一年,台灣產學嚴重失衡,令我感觸極深。)
目前部分大學已試辦自我評鑑。翁啟惠說,技術型、研究型、教學型、服務型大學應訂不同指標,各大學再依自身特色設計評鑑指標;不能只看論文發表數。
曾任多校評鑑委員的中研院副院長王汎森也舉例,政大擅長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就可強調學校的社會參與、公共行政貢獻等;避免單一指標造成「千人一面」結果。
【結論】
看完這些報導,再看這幾篇文章
大家是否更有感觸呢?
聯合報系列文章
【後記】表相普及化與實質稀釋化
一九九○年的台灣,從鼎盛開始走向沒落,其關鍵所在,
政府存在著「表相普及化」與「實質稀釋化」的政策迷思。
為了能夠贏得選票,只要能夠顯要政績的,都成為政策指標,
不管實質需求如何? 只要表相普及化,包含:
廣設大學院校,
廣設科學園區,
廣設鐵路高架化與地下化。
代價是花了大錢,卻是實質稀釋化。
廣設大學院校,表相普及化,人人有大學可讀,
實質稀釋化,學校爭學術排名,學生交錢混畢業,無一技之長。
廣設科學園區,表相普及化,科學園區變多了,
實質稀釋化,許多大廠都出走了,薪資大不如前,競爭力落後。
廣設鐵路高架化與地下化,表相普及化,各都市都要像台北,
實質稀釋化,利用鐵路改建「都更」,炒作土地增值,一年不如一年。
2013年的台灣,給我們的孩子一個安心的未來,
我們需要的不是表相的建設,而是深思與反省!
蓋科學園區,實際上為的是什麼已經不言自明。
而大埔農地案,苖栗縣政府隨群創的便,群創說要地就圈地,即使後來不要了,縣政府還是一再覬覦。
中科四期迫遷相思寮,也是為了人家蓋工廠。
另外最近高屏大湖的爭議,連學術界人士也放棄了專業和良心。→扯鈴界的高手,林慶偉
這不只是稀釋,甚至還會發生踐踏人權、破壞國土的惡事。
您說得好!
倒是覺得有一點是該重視的,要教改還不如就是首先先來改革長久以來的教育體制.總覺得有些都已經"破了世界紀錄"了,連外國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以前就有聽說過台灣中學生的升學壓力可說是遠近馳名的,以及填鴨式的教學.近來已有反填鴨式教學的聲浪響起.國中時幾乎是天天考試,已有不少學生都在對此抱怨.成績單上,不管平時考還是段考,都會排名,造成學生都被課業壓的喘不過氣,而且班上學生各個都在課業上都會相互勾心鬥角的.老師也會對考試成績較差的學生處罰,這都成了長期下來的惡性循環,更嚴重扭曲了學校教育的意義.
然後最令外國人(包括日本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就是,台灣學生都在早上7點半前就到校早自習,還是強迫的.一直要到下午4點過後才放學.有些上輔導課的都還要上到5點(第八節)甚至6點(第九節,以前有些學校還要上到6點半).放學過後還要準備讀隔天考試的科目,或者有些學生放學後還要參加升學補習班的課,這不僅回到家都已經很晚又造成了有不少課外壓力.根本無法好好休息,而且也造成睡眠不足.現在都已有人在抱怨學生在校時間比普通人上班時間都還要長,這點值得注意
於是就想起了是不是也該學習西式教育,學校上課時間改為8,9點才開始上課,或者現行學校上課時間第一節上課時間前到校即可,然後下午兩點多或3點以前就放學,不知可不可行?也覺得教改本來就該先從這種體制來著手(至少這樣比較不會怕早上起來都覺得睡眠不足(因為可以較晚出門)),然後也能較早放學(能有多餘的休閒時間,若是住的比較遠,通車上下學的,正好可以避開下班尖峰時段,不必跟一堆人擠)
您說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