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劫若無可避免 祈禱悲劇晚點降臨

彰化扇形車庫即將消失 The last roundhouse in Taiwan will perish?
 
如果浩劫無可避免  就只能默默祈禱悲劇晚點降臨
彰市鐵路高架化報告   本月出爐

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可行性研究」期末報告本月出爐,目前進入修訂階段,顧問公司規劃「高架化方案」及「高架化改線方案」兩案,彰化縣政府工務處副處長陳君瑞昨(十九)日南指出,期末報告修訂後將送議會審核,希望年底前能送達中央做出決定。

根據顧問公司規劃,彰化市鐵路高架化路線起始於金馬陸橋南側,過泰和路三段平交道後開始爬升,改以高架設置,越過建國陸橋、彰化火車站、中華陸橋、中央陸橋後坡度下降,於大埔截水溝南側改引道設置並銜接現有軌道,全長七‧八公里,總經費約二四一億元,興建期十年。

「高架化改線方案」不照著原鐵路規劃,改沿金馬路的正中央興建高架化鐵路,但必須先向西側拓寬二十公尺,路面拓寬為五十公尺寬,並於忠孝國小附近新設火車站,高架化長達九‧三五公里,總經費約二九二億元,八年即可完工。由於日前縣府與彰化市公所皆召開多場說明會,聽取地方民意,但是兩案各有利弊,皆有支持者擁護。

彰化市長邱建富表示,彰化市因鐵路通過而形成四處平交道、四座陸橋、二處地下道,嚴重阻隔市區東西交通與發展,原地高架化則需保留金馬路橋,泰和平交道改建為車行地下道,但改道沿金馬路的方案則不需要保留市區內的陸橋、地下道與平交道。陳君瑞副處長表示,總經費也是交通部重要的考量因素,原方案縣府需自籌約六七‧九億元的建設經費,而改道方案只需五八‧九億元,預計工時也比較短,未來的區域發展也是改道方案比較有優勢。

古蹟保存與地方發展也是彰化市鐵路高架化的重要思考因素,許多鐵道迷認為,彰化扇形車庫是國寶級古蹟,應該確保它能持續動態運轉。陳君瑞表示,不管哪一種高架化方案,都會犧牲到扇形車庫既有的功能,扇形車庫只能做為靜態的博物館,如果改線則可規畫為輕軌站。

所謂靜態的博物館  無非是關閉其原有功能  只做建物的靜態展示  

沒有火車進出  對於扇形車庫而言  無異於死亡

我的呼籲 讓我們一起建立溫和理性的鐵道視野

彰化扇形車庫的存廢危機,絕不是鐵道迷的認知問題,

而是國家文化政策與公民素養的問題。

相信我,文化 絕非建設的絆腳石

不是只有追求表相的建設才是進步。

 

我的心聲 參閱 鐵道是經濟與文化的佈局

鐵路真的不一定要全面公式化的地下化與高架化,

而火車站也不要千篇一律的改成高架或跨站式車站,

有內涵的文化素養,是能夠包容差異與特色的存在。

 

我的建議   參閱 台灣鐵道車輛保存 許下心中的遠景

事實上保留扇形車庫,透過國家鐵道博物館的運作,

比起高架化與地下化所帶來的土地都更利益,更能繁榮地方,共創雙贏。 

希望握有決策權力的官員們,

能夠好好讀這兩篇文章:鐵路高架與地下化的醒思

世界各大都市也流行鐵路地下化嗎?

當後代子孫回到家鄉卻再也找不到記憶中回家的路,

聞不到熟悉的火車煤煙味,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的水泥都市叢林,

這是建設? 還是破壞?

在追逐流行與永續之間,必須理性取捨,

在做出錯誤的歷史決策之前,請務必三思:

理性面對彰化扇形車庫的存續與未來

 

反對廢除彰化扇形車庫  反對為炒作土地而破壞古蹟的連署網頁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30623053413

針對自由時報的錯誤報導 提出更正

鐵道迷議題與公共政策議題

(本文歡迎自由轉貼)


26 Comments

  1. 這整個六月天實在很不平靜,離台灣約半個地球遠的英國約克NRM,跟我們一樣也是扇庫也是免費讓民眾進場參觀,然而NRM所面對的問題是整個博物館運作資金被刪減,面臨被迫關館的危機,不一樣的是當地議會、支持者與平面媒體共同聲援拯救NRM,因為若NRM關閉,會嚴重影響到約克市的觀光收入,反觀我們這邊,自從報告出來後,有當地立委聲援嗎?沒有! 平面媒體相關報導?也是幾乎掛零! 民眾關心程度?遠低於彰化市高架案。
    剩下的我也不知該如何說起,能做的也做了,也正如老師所說的:浩劫若無可避免 祈禱悲劇晚點降臨

  2. 非常謝謝您提供的資訊

    首先英國國家鐵道博物館NRM,  是屬於大英博物館的體系的博物館

    去過大英博物館的人都知道   大英博物館多數是免費 

    是用國家財源去維持一個國家科技歷史與文化的尊榮

    事實上大英博物館不太可能關閉   財政困難   最多改成收費就好

    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york-north-yorkshire-22919352
     
     
    台灣鐵道博物館都還沒成立, 為了炒做土地利益,
     
    沒有基本的是非與文化概念,權貴士紳只要碰到阻力 
     
    就推說是鐵道迷片面的想法,跟台灣狀況實在差很多 !

  3. 真的很痛心,只要便利、快速、商機,不要文化與人文,舊事物欲除之而後快,那這樣和文革的作法有何不同?….

    看看新北投車站被保留下來, 所以北投才能把這珍貴的文化財要回去安置, 如果扇形車庫拆了, 就永遠回不來了..

  4. 雲子   您說得是   感謝您的支持!

    最近 我的身體真的變差了  我不知道  未來我還能寫多少書?

    我覺得不論是鐵道或教育   反對現實功利化  反對利益輸送的BOT

    幾乎是我這輩子與生俱來的"使命"   也因為這樣一身風骨

    也因為這樣得罪了  台灣學界與官場兩棲的當朝交通權貴 

    參閱讓我們把道德的勇氣找回來(上)    所以被拔掉博士學位

    然而感謝上天給了奇蹟   被拔了學位  明眼人看不下去  私底下得到更多的支持

    現實的挫折 卻讓我愈挫愈勇   我永不放棄  得到更多的掌聲

    我相信   這個故事到最後會有奇蹟  就跟我的人生苦難一樣

    苦難只是激起浪花的礁石   眼前的否定只是試煉  而非毀滅

    現在  就看老天爺能否給彰化扇形車庫一樣的奇蹟了

  5. 很多的問題

    根源在於是…到底台灣對於"鐵道"是怎樣的看待?

    交通工具?具有文化素涵之意?…
    當這塊土地大部份的人不在乎自己身邊的東西

    只要不是與自己的利益有關的東西,多少人會在乎?
    台鐵,或是與它地位相近的軌道運輸單位
    有去了解相關新聞的人就會知道它的地位在台灣大部份人的心中是如何
    當這個系統不如台灣當紅的軌道運輸系統如捷運、高鐵等

    那就會有人希望它要與捷運和高鐵一樣…才能被稱得上是進步

    對當地人的情感而言,才不會被以外人所認為之"落伍地區"恥笑

    為什麼有這麼多台鐵營運路段被要求高架、地下、電氣化

    現在甚至還要擔心台糖最後的運糖鐵路會因民意要求改為台鐵支線連接高鐵站

    (看看其他兩條台鐵與高鐵聯絡支線的模樣,也許就可猜出萬一虎糖的馬公厝線未來的樣子)

    這樣子的情況在台灣各地正不斷上演中

    而且…恐怕是停不下來…

  6. 蘇老師好…..這實在太讓人驚訝了!!就連已經被公告的古蹟仍有隨時被破壞的疑慮阿,這社會到底是怎麼了。已把聯署網站通知眾多好友,希望能有挽救的機會!!

  7. 不能拋磚引玉,只能給點建議;是不是教授與學者可以撰寫更好的規劃提案給相關參與的商界公司、政府部門?

    這樣給大家一個完整的處理方法,效果上會比抗爭聯屬好很多!!

    媒體也會希望學界能給台灣一個新的方向,這樣報導的價值會更高,還有可能成為專題系列。

  8. 扇形車庫定位應該是「重大國防設施」而非博物館或古蹟。如果只是文化財,因為不能當嘴炮的籌碼,通常都會被忽略,除非被綁架當人質罵對方陣營才有得講,就像漏雨水的台南車站和台南老照片、什麼未來發展,什麼子孫後代一樣。而改建工程對營運或居民利益的影響也只是用來給自已的立場辯護用的,不管怎麼攻防,只要工程一作,產生的危險性以及營運衝擊全都是台鐵的第一線員工和全體無辜民眾承擔。就像台南一樣,都市兩邊還沒縫合,族群就已經撕裂,這是應該要意識到的事情。

  9. 您不愧是留學德國的,邏輯思維真的清楚。

    這幾句話很受用,謝謝您!

    不管怎麼攻防,只要工程一施作,產生的危險性以及營運衝擊,

    全都是台鐵的第一線員工和全體無辜民眾承擔。

    就像台南一樣,都市兩邊還沒縫合,族群就已經撕裂

    這是應該要意識到的事情。

  10. 蘇老師你好:
    我是東森新聞雲(ETtoday)的記者黃士原,因為在臉書上朋友轉貼你的文章,才知扇形車庫面臨廢除的問題,是否可以在報導中引用你的文章,透過新聞讓更多人知道。

  11. 沒問題!   我的所有文章  都歡迎拿去轉貼  註明出處即可

    (我有上過盧秀芳的節目談鐵道)  我的電話 0989390683

  12. 在鐵道領域,直接衝擊的是土地使用利益問題,用藝術空間,成功機率不高,

    必須提昇到法律或政治層面,才有得解。

  13. 蘇老師您好,僅在此提供一點個人淺見:
    就個人的立場,我認為在談保存彰化扇形車庫時,應該盡可能維持它既有的功能(也就是應繼續運作)。既然台灣現在仍有蒸氣火車頭在使用中(蒸汽火車復駛創千萬觀光財 CK124),在保存扇形車庫時,自然應盡力以有機方式保存。也就是將扇形車庫與目前仍在運作中的蒸汽火車頭做有機連結,如此一來,古蹟才不會失去生命而淪為積灰塵的建築物。

    不過彰化扇形車庫留在既有的位置確實會對鐵路高架化造成一定的影響。若要在開發與古蹟保存之間取個平衡,或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扇形車庫的遷移。不過我要強調的是,我說的遷移並不是拆掉原物後再換地方依原樣新建,而是將整個車庫一磚一瓦地分拆,然後在遷移目的地將拆下的一磚、一瓦完全重現。此外,遷移的距離也不宜過遠,在原位置方圓數百公尺的距離內遷移應該是最合適的。

    如果能以這種方式遷移,因為時間而留下的痕跡仍可保留,而由於遷移距離不會太遠,要與鐵道相連維持原有功能也會較為容易(例如由高架鐵道拉一條延長線下來連到遷移後的扇形車庫應該也是可行的)。

  14. 謝謝您寶貴的意見!

    因為今日不像是1990年代新北投車站,人力與工作成本較低的時代,

    基於過去遷移高雄舊車站等經驗,

    遷移的古蹟如果體積龐大,佔地空間較廣,另覓土地取得不易,

    加上現在遷移的成本居高不下,如此勞民傷財,這樣未必是好。

    加上車庫與周邊的輻射軸線鐵路,盤根錯節,不如原地保留比較划算,

    因為設置聯絡線並不困難,只是要與不要而已。

    還是謝謝您的集思廣益!

     

     

  15. 老師過獎了,個人沒機會留學德國,在BVE實習英國和日本的路線和車輛倒是真的。
    要不是不適應Loksim的環境也想實習一下德國的。

    若能把高架橋腳儘量提高,加長跨距,經過扇庫和人行天橋頭頂上,也許就不會像員林陸橋那樣。
    但連絡軌道怎麼接續(太陡了?設折返線?),扇庫配屬車輛牽引的車子要擺哪裏就成了問題。
    我對扇庫保存的意見,即是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另外就是路線改建不如增建。

  16. 謝謝您,真正問題的關鍵是,根本不需要一窩蜂地學著高架化,彰化如果可以延伸海線鐵路,還有復駛員林到西湖、鹿港的鐵路,反而更有幫助。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