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12年 台灣鐵道三十年變遷回顧與建言


1982-2012年 台灣鐵道三十年變遷回顧與建言
本文取材自 台灣鐵道經典之旅 環島鐵路篇 的後記

   民國71年,1982年,這是一個台灣鐵道劇變年代的開始。

   那一年,是762mm軌距的輕便鐵道的災難年。627起台東線鐵路拓寬成1067mm軌距,新的花東鐵路誕生,從此台北的火車不再只到花蓮,而且可以直達台東,為台灣環島鐵路網的建設寫下前奏曲。只可惜,東線的黃皮仔客車與蒸汽機車,沒有得到良好的保存而流落異鄉。由於公路客運的發達,817最後一條台糖鐵路客運,連結嘉義到北港的嘉義線停駛,從此台糖的五分車,進入全面沒落的年代。無獨有偶的,101起阿里山公路通車,原本一票難求的阿里山鐵路,業績一落千丈,連年虧損而面臨停駛與移轉的危機。

 

鐵路M型化的傾斜

     往後這些年,1991年台灣鐵路環島鐵路網完成,1996年電聯車與推拉式自強號,襲捲全台灣,也許台鐵的現代化,更能穩固他的運輸地位,其實則不然。在追求速度、舒適與便利的主流浪潮之下,19821067mm軌距的體系,淘汰762mm軌距體系的情節,也發生在後來標準軌1435mm軌距,衝擊1067mm軌距生存的身上。台灣第一條1435mm軌距鐵路,淡水線捷運1997年通車,取代了1988年停駛的台鐵淡水線。2007年臺灣高速鐵路通車,除了東部幹線之外,高鐵取代了台鐵長途運輸的角色,台鐵定位在區域運輸,被迫興建更多的小車站,發展台鐵捷運化。事實上台鐵七成營收來自於長途旅客,三成營收來自於短途旅客,這樣的角色,出於無奈,也讓累計的虧損雪上加霜。鐵路M型化的發展,朝向高價化與邊緣化兩端傾斜,造成社會資源的不公,服務貧富差距的拉大,是未來台灣鐵道的隱憂。(參閱世界高速鐵路百科P.237)   


    

鐵道文化的新價值

    不過,還好也因為高鐵的出現,迫使台鐵去深思在鐵道運輸層面,有很多並非速度所能創造的價值,也能夠創造可觀營收。例如鐵道觀光,郵輪式列車,鐵路便當與相關紀念商品,也能成就另外一番新市場。還有文化產業導向,有別於運輸服務導向的發展,例如蒸汽火車復駛與懷舊列車的價值創造。在一昧地以速度與便利為主的時代浪潮中,重新找到鐵道文化深耕的新價值。

  

     1982-2012年,三十年過去了,我想,科技的現代化,鐵道追求速度與便利,這是無法抵擋的時代洪流,也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必然抉擇。然而,新的科技帶來舒適,卻未必帶來真實的進步。如果,沒有學會感恩與珍惜,那麼建設只是帶來更多的失落與遺憾。在當時的年代,只有淘汰,沒有文化資產的概念。1982年的隔年1983年,台鐵的蒸汽機車也全面停用。直到1998年十五年之後,台鐵的蒸汽機車復駛,鐵道文化資產的價值,才全面獲得重視。目前台鐵已經復駛CK101,CK124,LDK59,DT668四部蒸汽機車,2014年第五部蒸汽機車CT273也呼之欲出,這是值得肯定與珍惜的成果。

 

 

土地開發的新變數

    然而,在一切都得向錢看齊的時代,台灣鐵道面臨著新的變數,以都市土地開發為利益主體的政策,迫使許多台鐵必須出讓都市精華的土地,移交給商業開發使用。例如台北機廠要遷移到富岡,高雄機廠要遷移到潮州,原有的土地成為該都市商業開發的金雞母。此外,鐵路立體化,包含地下化與高架化,是台灣鐵道建設的發展趨勢。從台北、桃園、台中,一路吹襲到台南、高雄。雖然,表面上是以消除平交道改善安全,與弭平都市裂縫為由,事實上還是回歸到消除都市鐵路,以利都市土地開發的政策,推行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之後的都更計畫,這才是重點。這樣的政策下,讓交通事業失去原有的專業與尊嚴,成為土地開發逐利的犧牲品。

 


 

台鐵捷運化的建言

   因此,台鐵捷運化與發展鐵道觀光,這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新趨勢,我想,這是無可改變的。既然如此,台鐵捷運化必須增設許多小站,如果鐵路只有雙線,區間車班次不夠密集,捷運化的成效很有限,區間車班次夠密集,提高到20分鐘以內發一班車,慢車的停靠,勢必影響到快車的運行。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最好的方式是「快慢車分流」,三線與四線化,2013年七堵至南港的鐵路已經三線化。我想目前台灣環島鐵路立體化大改建,不論是高架或地下化,是否可能留用原本地面的鐵路,成為第三線或第四線,以提高路線容量,雖然這與消除平交道的政策不符,不過這成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取捨問題。

    還有,現有的區間車每站皆停,站距過短,EMU800新車的性能很難發揮,應該導入區間特快,類似日本中央「快速」「特快」,跳站式停車(skip-stop)的模式,縮短行車的時間。同時也避免設站增多之後,停靠站太多,台鐵的區間車行駛時間加長,造成愈開愈慢的怨言。台鐵捷運化的政策,才會產生真正的成效。

 

台鐵觀光列車的建言

   此外,關於現行的觀光列車,都是以莒光號車廂彩繪,改裝商務車廂的模式,外面比裡面漂亮的文化,必須有若干根本的改變。例如日本的觀光列車,在車廂內導入更多創意的陳設,液晶螢幕的架設,傳送前方駕駛的視野,已經行之有年。歐洲國家例如瑞士等國,觀光列車有精緻的餐車,發展寬大的車窗Panoramic Train,無限延伸旅客的視野,發展精緻的觀光旅遊,讓旅客驚艷不已。總之,觀光列車必須跳脫外包的經營模式,只有外觀漂亮鮮豔,但是內裝沒有太多改變,缺乏永續經營的吸引力。希望有朝一日,台灣鐵道也能有寬大的車窗Panoramic Train

 

    本文取材自2014 台灣鐵道經典之旅 環島鐵路篇 的後記

2 Comments

  1. 看到現在的懷舊列車存在諸多問題,我有一點拙見。
    主要如下:

    1:因為一些事故,台鐵嚴重過度重視安全,運轉速度太慢,班距太長,導致懷舊列車運行效率低及車輛燒軸,甚至逼迫其它正班列車誤點,導致一般旅客大加辱罵。

    2:雖然蒸機換裝更堅固的鍋爐,性能更優越,卻加掛多餘機關車,排放不必要的廢氣,增加運行成本和污染物,減損運轉速度和緊急應變速度。

    3:因為「多角化經營」理由,懷舊列車以高價出租方式運行,只能牽引團體列車,不能在平時和三節排班,造成浪費。平常有所謂機關車和客車過剩的說法,但到了三節就嚴重不足,光靠沒有編組彈性的電聯車根本不敷使用。

    對於一般旅客,不是鐵道迷,需要的是:

    1:懷舊列車以對號快車方式排班,無論平日固定班次或假日加班車皆可。但也期許假日拍車民眾不要擋路。

    2:北迴鐵路機關車嚴重不足,路線使用率太高,但牽引重量太小了,可考慮重啟舊線,例如讓DT668牽引舊線每列2千噸以上重量貨物列車,讓CT273牽引新線10輛以上客車列車,加長月台有效長至新自強電聯車2組併結程度,並動員西線閒置機關車,緩解機關車不足和路線飽和問題。
    集集線客觀條件上不適合擠大型機關車,應能免則免。

    3:如果害怕蒸機牽引力不足,可在新造鍋爐時把煙管儘量往前延伸,增加前半段重量和動輪軸重,減少從輪負擔,或者設法把強力黏著劑做成小顆粒或膠囊,放在砂箱來用。
    現今先進的鋼軌捷運車輛有很多是用噴射黏著劑方式取代砂子,有助耐候和減少磨損。

    退輔會和仁二礦早已增產至年產140萬公噸,但北迴線機關車不夠,業者即使被罰錢也要全部擠蘇花公路。
    黃澍民氏引述日藉員工離台前揚言三個月後台灣鐵路即將癱瘓,現在民眾也譏笑鐵路運量太小,這點不能坐視不管。
    比起列車的內裝和紀念商品,利便性是即使懷舊列車也不可或缺的存在價值。

  2. 非常感謝您的建言,精闢中肯。

    您有幾件事直接點到問題的關鍵,

    但是有某些事情是行政體系不得不揹的包袱。

    如果有足夠的空間,我會將您的意見,

    放在下一本新書的『深思與建言』的單元。

    再次地感謝!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