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阿里山鐵路 眠月線通車100周年紀念
您是否記得民國六十年代阿溪縱走,
多少青年男女攜手走過木棧橋的畫面?
上面這張圖,是一個已經過世的日本老朋友,古橋正三1970年的作品,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以前我寫的這篇文章,
一轉眼,2015年,眠月線通車已經100周年,
1999年九二一震災之後,於今尚未通車。
眠月線原為1913年起開發之塔山線,至1915年通車。眠月線由沼平往東北經對高岳西麓,然後轉向西北沿著大塔下,貫穿塔山山脈向北到松山西麓下的眠月「石猴」,全長有9.26公里,原始的橋樑有二十四座、隧道十二座(現在橋樑有二十一座、隧道十四座),終點石猴高海拔2318公尺,最大坡度更達千分之33。尤其大塔山是全部為岩層的山岳,貫穿大塔山的2號隧道(原始編號),更長達414公尺,工程十分艱鉅,是一條路線崎嶇風景迷人的森林鐵道。
至於塔山線又名眠月線,它的由來,是一頁傳奇的歷史。
在1906年藤田組修築阿里山鐵路時,開發阿里山的功臣河合博士,至石鼓盤溪考察林木。有一天躺在大石上,見明月緩緩爬上山頭,四周盡皆參天古木,內心對此一天然絕景感歎不已,聽流水淙淙,思天地之幽情,久久不能成眠。而事隔十三年後(1919年),他再次回到昔日夜宿的地點,發現昔日參天古木早已砍伐殆盡,童山濯濯,滿地是砍伐等待運載的巨木,心中不禁十分感傷,而寫下這道詩:
斧斤走入翠微岑,伐盡千年古木林,
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
為了紀念當年眠於月下,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天地情懷,就將此地取名「眠月」,並經後人流傳下來,這就是眠月地名的由來。
塔山線原本於民國六十八年已經功成身退,沿線皆是紅檜林與柳杉林,並就地取材以林木作成木造橋樑,十分壯觀。早在眠月線尚未通車之前,從阿里山至溪頭的「阿溪縱走」長三十六公里,沿途風景秀麗,早已蔚為流行,自有另一番森林鐵道的蓊鬱之美,故經重新整修之後,在民國七十二年二月十一日,舉行眠月線通車典禮,並以蒸汽火車營運,以吸引觀光人潮,造成海內外相當大的轟動!
眠月線主要特產「一葉蘭」,花形優美享譽國際,花季為每年三至四月,主要分佈在5號隧道至10號隧道的岩璧上,後來成立台灣一葉蘭保留區,禁止民眾盜採。民國八十五年起,眠月線和祝山線更同步啟用新型客車廂,以服務川流不息的人潮。不論平常日或假日,眠月線總是班班客滿,座無虛席,為虧損嚴重的阿里山鐵路,創造一筆可觀的觀光收入,直到九二一大地震停駛為止。
眠月線鐵路的隧道資料表
隧道號碼 |
原始編號 |
長度 |
起訖點 |
隧道的重點描述 |
1 |
– |
|
4k260.00-4k454.50 |
921震災後新增明隧道 新造的歐洲石造隧道口 |
2 |
– |
|
4k754.85-4k817.75 |
921震災後新增明隧道 新造的歐洲石造隧道口 |
3 |
1 |
|
4k845.00-4k944.10 |
開始穿越塔山 |
4 |
2 |
|
4k966.00-5k380.00 |
貫穿塔山最長的一座 後方即是塔山站 (素掘隧道口) |
5 |
3 |
|
5k627.70-5k681.70 |
通過塔山站之後第一座 |
6 |
4 |
|
5k688.00-5k700.00 |
緊臨相接的短隧道 (五邊形木構隧道)+(素掘隧道口) |
7 |
5 |
|
6k002.00-6k050.00 |
(素掘隧道口) |
8 |
6 |
|
6k137.00-6k195.00 |
新造的歐洲石造隧道口 非常地漂亮! |
9 |
7 |
|
6k248.50-6k291.50 |
(素掘隧道口) |
10 |
8 |
|
6k374.00-6k397.00 |
管狀隧道口 |
11 |
9 |
|
6k439.40-6k448.40 |
知名的塔山岩壁 最短的一座 (五邊形木構隧道) |
12 |
10 |
|
6k467.90-6k600.90 |
塔山岩壁 (素掘隧道口) |
13 |
11 |
|
6k653.00-6k681.00 |
隧道洞裡口徑不同 (五邊形木構隧道)+(素掘隧道口) |
14 |
12 |
|
6k881.20-7k.035.20 |
塔山岩壁 最後一座 (五邊形木構隧道)+(素掘隧道口) |
※ 原始編號為日治時期至九二一震災之前的隧道號碼。
一般人無法想像,眠月線在大地震之後,沉潛了十多年,裡面的風景猶如世外桃源。許多今天在台灣已經看不到的珍貴自然景觀與森林美景,在眠月線還可以一飽眼福!例如台灣林業鐵道,在日治時期所使用的「五邊形木構隧道」,以及“素掘“隧道口,也就是直接在堅硬的岩壁上挖出隧道,隧道口完全沒有裝飾,岩石的紋理清晰可見,大概全台灣就僅存眠月線一條了。
除了古蹟,還有新意。大地震之後整修的眠月線,新完成的石造隧道口,非常具有歐洲鐵道的風味!原有12個隧道,增加兩個明隧道在最前方,隧道也就重新編號,共有14座隧道。經過十多年的沉潛與整修,眠月線9.26公里共花了四五億元整修完工,風景實在是非常地漂亮!
石猴站 九二一地震的創傷未平
眠月線終點的石猴,是名聞中外的風景勝地,從鐵路西側望去,酷似隻猴子蹲坐凝視遠方,但是從正面看,亦似佛教「達摩祖師」正襟盤坐,在日據時代亦稱石猴為「達摩岩」。伐木時期大正年間鐵路鋪設至此地,石猴下方尚有突起的岩石,將其鋸開以利鐵路通過,該岩石形狀宛若石猴的手臂。傳說當年曾有伐木工人在深夜裡,在石猴一帶山區聽見猴子的慘叫聲!益添石猴的神秘色彩。
民國八十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六分,發生震央於集集附近規模7.6的大地震,全長9.26公里的眠月線,在大地震中幾近全線崩塌!終點石猴的頭部,更遭來自上方崩落的巨石不幸擊中,一同滾落清水溪流域,使石猴成為歷史絕景,木造的石猴站雖然傾斜,如今依然存在。
眠月線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一直處於停駛狀態,民國九十七年阿里山鐵路民營化之際,也尚未完成移交。直到民國九十九年,阿里山鐵路回歸到林務局手中,眠月線與水山線,成為阿里山鐵路未經歷民營化的保存路線。不過,眠月線至民國一百零三年為止,已經修復十四年未果,比起當初日本人從無到有,興建三年的時間還要長很多。
究竟,眠月線的美景,何時才能重返人間?
其實民國九十七年,林務局已經將眠月線全線修復,不過當時因為宏都公司的態度,而不想移交。不過因為宏都的堅持,曾經一度計畫開放讓火車行駛至塔山站,所以在塔山站設置旅客月台。後來又因為某些因素,以施工不良橋樑龜裂為由,決定只開放火車通車到4號隧道後面的塔山站就好,放棄眠月線後面三分之二的路段,直接拆毀鐵軌,從此不止是“眠月“、“石猴“、“一葉蘭保護區“都無緣得見,眠月線最精華的5-14號隧道的山林美景,全部都看不到了。
可歎的是,民國九十八年,莫拉克颱風來襲,眠月線的1號與2號明隧道,再次受到重創,眠月線想通車又難了,一切又回到原點,九二一地震的創傷,猶然未平!
比起當年無奈的遺憾,如今敝人在鐵道政策上,稍微有點影響力,
如今我更謙卑更珍惜這點虛名,希望能讓更台灣這塊土地更美好。
2014年12月,敝人擔任鐵道費率審查與督導委員,開會時誠懇地告訴台鐵與林務局我的想法,除了力促阿里山鐵路本線2015年通車,本人也力促眠月線與水山線通車,發行四條支線Railpass,期望阿里山森林遊樂區的鐵道支線健全化。尤其2015年是眠月線通車100周年,本年度能夠通車,更加的有意義!
我想,阿里山鐵路的水山線與眠月線是國家寶藏,是台灣鐵路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高山森林鐵道,它是屬於全體國民的文化資產。如今睽違九二一,已經十四年過去了,眠月線依舊長眠,如果真心要修復,絕對不是難事,讓這優美的森林鐵道「重見天日」,是全體人民的期待,別讓眠月線就此畫下句點,希望在不久的將來,眠月線仍有復駛的一天。
願阿里山森林鐵道之愛,今生今世,永不止息!
相關資訊追蹤導讀 請參閱 阿里山森林鐵路與台灣林業鐵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