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登山與森林鐵道之愛 永不止息
2014年底,我很感傷地寫下這篇文章,然後才搭機出國去。
雖然知道這個復駛的希望不大,但是仍寄予厚望。
在仔細觀察中國最後的
回國之後寫下這兩篇文章,
當下,心中無不感觸良深。
為何日本與歐洲媒體,讚譽芭石小火車是中國蒸汽火車的世外桃源
特別提到了no more civi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沒有文明設施與現代化的足跡,讓一切回歸原始,時光暫停,
因為這個世界這樣的產業鐵路,輕便鐵道,真的已經不多了。
誠然,中國芭石鐵路的例子不是唯一的,
台灣也有阿里山森林鐵路,日本與德國都有類似的鐵路,
英國威爾斯就有十條窄軌鐵道小火車,(參閱 寧 靜 這篇文章)
The Great Little Trains of Wales
http://www.greatlittletrainsofwales.co.uk/index.html
然而,多數抵擋不住現代化與觀光化的腳步,
把火車弄得光鮮亮麗,票價拉高,
主要是以觀光收入為主,當然,為了討好觀光客,就少了許多純樸。
但是,中國芭石鐵路仍是當地百姓的交通工具,運送礦產與農產品的鐵道,
搭乘19.8公里的蒸汽火車,只要人民幣5元,新台幣不到24元,
這樣便宜的價格,穿越時光隧道,一切都是那麼地原始,沒有任何矯飾,
當然令人嚮往不已,所以外國人不遠千里而來。
當然,這樣的鐵道桃花源,是否還能永遠停留在從前,
不受文明侵襲,也是一大考驗。
隨著觀光客增多,芭蕉溝車站拆除改建,變成新的觀光車站兼火車站旅館,
雖然方便觀光客來此地住宿,卻也讓原始純樸的風光,悄悄地在改變。
此外,只要人民幣5元的普通車,班次變稀少,
取而代之的是人民幣50元(打折40元)的觀光列車,或許價格還是很便宜,
但是多了車窗玻璃與空調,那個煤煙原汁原味,也將慢慢地消失。
我來到終點黃村井煤礦,才知道煤礦已經停採,變成觀光遊覽坑道,
最終的命運,其實跟侯硐的瑞三煤礦沒有兩樣,更讓我唏噓不已。
或許,不採地底的煤礦,採觀光客口袋的金礦,
成為這些產業鐵道共同的宿命。
如同多數日本友人,最懷念的台灣鐵道,還是1970-1980的鐵道時光,
那段鐵道風景淳樸,蒸汽火車噗噗聲響,那曾是最美麗與真實的一頁,
但是,文明可曾停下腳步? 如海水停止滲透沙灘,想要沒有,很難,
即使如芭石鐵道桃花源,在一年後,兩年後,三年後,
會是何種光景,我也無法想像。
我對台灣的森林鐵道,登山鐵道,輕便鐵道,有一種很深沉的摯愛,
不只是阿里山森林鐵路,還有羅東森林鐵路,甚至包含台糖的鐵道,
這些年寫了那麼多的書,到擔任督導審查委員,都是一種捨我其誰的責任。
我推動鐵道復駛工作,宛如看著病床上昏迷的親人,心中有多少無奈,
無論再如何努力聲聲呼喚,能不能甦醒過來,已經不是自己所能決定的。
現在社會有太多制度的包袱,詭譎複雜的人性,這些都得默默去承受。
我心裡明白,no more civil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回歸原始的自然,
這才是挽救阿里山森林鐵路,羅東森林鐵路,真正的價值所在,
但是在安全第一為考量,觀光收入成為績效的指標下,包袱變得沉重不已,
這樣的聲音,當然會被歸於理想化,最後淹沒在時代的洪流裡,消聲匿跡。
如果我們能夠有正確的國際觀,在自己的土地,就能創造鐵道的桃花源,
國民就不必花大錢,千里迢迢到國外去,只為巡訪世外桃源而付出代價,
這是多麼大的功德,卻也是多麼大的艱難。
在每一個時代,都有類似的故事,先知總是被誤解,
直到死後多年,才被人們肯定理解。
在「永遠的零」電影中,宮部久藏不是貪生怕死,而是死有重於泰山。
在「被遺忘的歷史謎團 阿里山森林鐵路誕生的真相」故事中,
河合鈰太郎不是反對山林開發,而是經濟取向也應有所節制,所以寫下:
斧斤走入翠微岑, 伐盡千年古木林,枕石席苔散無蹤,鳴泉當作舊時音。
在 「2015年 阿里山鐵路 眠月線通車100周年紀念」這一刻,
我不知道我除了盡力寫書,承受誤解,此刻我還能做什麼?
是否死後多年,才能被理解。
但是我相信,生命雖然有限,靈魂竟是永恆,
僅願登山與森林鐵道之愛,永不止息!
老師您辛苦了,身為學生沒辦法做點甚麼實質上的幫助,但我跟老師一樣深深喜愛這條鐵路,加油!
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