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無寒門 清寒難推甄
今天在聯合報看到兩篇關於教改的文章 ,寫得實在大快人心!
敝人當了十八年的大學老師,同時身為民國87年次白老鼠學子的家長,
看了實在感觸良多!
我只能說: 資優無寒門,清寒難推甄,是台灣教改成果的寫照
「良心」尚不足以成事
周行一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
http://udn.com/news/story/7340/1355762
您一定聽人說過「教育是良心事業」,台灣的確有許多老師無怨無悔地教育學生,不僅勞心勞力,甚至慷慨解囊幫助學生,這些教師真正做到了發揮自己的良知,把教書當成一生的志業。儘管如此,台灣整體的教育品質並不算好,我們應該思考如何改善。
台灣的平均實質薪資已近廿年沒成長,重要成因之一是我們沒有教育出有能力要求雇主加薪的年輕人,
這種年輕人必須具備起碼三種特質:有扎實的教育基礎、有不斷自學的能力、有高度的競爭企圖心。
這三項都可以在高等教育中加強。
台灣有些大學生是以念高中的心態念大學的,以拿高分為重要選課目標,選課時會傾向修比較容易拿高分的課;而且考研究所蔚為風氣,許多同學以升學(考研究所)為念書主要目的,並未重視加強職場競爭力,認為研究所畢業後就會有好的就業機會,錯失了在大學扎實學習的機會,甚至有些同學會先玩兩年,等到大三以後再認真準備考研究所,浪費了大學四年中最珍貴的黃金時期。
大學生在校拿高分是頗為普遍的現象,這種「常態」會減少學生競爭的動力。他們在高中時,不斷背誦、重複練習相同的教材,以爭取高分為求學目標,雖然這種學習方式忽略了創造力及自學能力的培養,但仍然是種高度競爭的型態,可是進入大學之後,升學壓力突然消失,卻無取而代之的學習壓力,造成了學生花太少的時間在課業上的現象,有不少學生是在考試前才認真讀書的,因此學習的廣度及深度有限,無法鍛鍊慎思明辨的能力。由於每門課所需花費的時間不多,學生會以多修課來彌補廣度的不足,但是不夠扎實的學習所產生的效果是有限的。
面對不斷變化,莫測多端的環境,
與其傳授學生許多知識,倒不如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
有自我學習能力的人必須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足夠的常識、自學的習慣,因此大學的課程設計應當強調扎實的深度學習、提供學生廣泛接觸新領域的機會、給學生作業,驅動他們自己學習。教師給分嚴格會給學生誘因認真學習,如果可以做到必修學分較少,廣泛開設不同領域的基礎課程,就可以給學生廣泛學習多元領域的機會,作業的設計則需要別出心裁,學生自己學習的誘因及效果才會好。
學生做為學習者,必須受到教師的指引,才會有好的學習動機,所謂玉不琢不成器,如何嚴格要求學生,賦予學生競爭的動力,以及設計充滿自學機制的學習環境是現代大學的重要課題。「良心」是大學不斷進步的必要條件,但是全憑良心亦無法成事,一個有適當誘因的大學教研環境,以及有足夠紀律的大學治理機制,才能確保大學教育品質的不停進步,這個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議題。
除了大學自己的努力,民眾是否願意提供大學資源,以不斷地進步,社會是否願意保護大學的自主性,不受政治的干預,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品質能否提升的關鍵因素。無論如何,大學教育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必須全民付出才會進步,台灣社會應當要培養這種共識。
教改4弊 政治搗亂 弱勢、師生受害
邱天助/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教授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355712
一九九○年來,台灣連串教育改革,法令規章、師資培育、課程結構、教學方法、教科書編製、入學方式,均有重大變革,堪稱台灣教育史上變化最劇烈的時代。
但據調查,民眾對政府在教育改革表現,不滿意度高達七十四%,成為馬總統施政的三大民怨之一。有些問題根源,可作為反思參考。
其一,政治凌駕專業,教育學者噤聲
在威權體制的社會,教育是國家意識形態的機器;在政治混雜的年代,教育成為政黨鬥爭的場域。台灣教育缺乏深層的哲學思考,沒有遠大的理想和方向,卻由於政治立場和利益衝突,造成改革紛擾不休。
教育學者變成失聲的一群。自從師範教育的高牆被推倒之後,一些教育學者似乎成為驚弓之鳥,在屢次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幾乎聽不到他們倡議的聲音,最多只能成為政策的執行者。
其二,階級利益優先,弱勢犧牲
在歷次教改聲浪中,聽到的多是優勢者的語言,優勢者不但享教育資源,又能為階級利益發聲;弱勢者很少有發聲機會,只能成為教育施捨的對象。
台灣學生形成兩極化發展,優勢階級子弟,小學就能閱讀英文版哈利波特,他們往往也是科展、藝展、數理競賽的常勝軍;一些處於教育邊緣的偏鄉、弱勢生,缺乏教育資源、穩定的師資來源、良好的家庭教育,即使到了國高中都寫不全英文字母,更不知自己未來何在。
其三,教師缺乏熱情,變成撞鐘和尚
教改成功的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理念、方法和態度,以小學而言,六○年代的老師,一人包辦學生四、五十人,除了要全科教學、當交通導護,還要照顧學生的營養午餐、進行家庭訪問、課後輔導,雖然低薪、忙碌,卻受人敬重。
現在的老師,雖然工作負荷減少,卻處於貶抑、敵視的社會和政治環境,要面對指責,有時還要進出法院。有老師仍勤奮教學,但是也有老師在少做少錯的心態下,很少會去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或創意教學;對於一變再變的教育改革,更是無所適從,只嘆不如歸去。
其四,學生缺乏學習動力,虛耗青春
在大學校園裡,尤其後段班的學校,至少有三分之一學生放棄學習,甚至高中職也有這種跡象,因為他們來到不想來、不需來的地方。以前,一位髮型設計師,國高中畢業,跟著師傅習藝兩三年就可以就業賺錢;在大學氾濫與高等教育迷思下,現在可能繼續上科大,四年畢業不但沒有增加多少競爭力,還背負幾十萬的學貸。
台灣教育一直缺乏適性發展的機會,學生無法廣泛充分探索、展現自己,縱使三年後要推出高中「一生一課表」的教育政策,在學生不知自己的興趣也缺乏自我規畫的能力下,教育政策不但會流於形式,也可能造成一場災難。
我思我見
以上文章深表認同 不論教育如何改革,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則
1.時代進步,知識日新月異,不論修課能學到多少知識,都只是短暫一時,
老師應該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終身學習的態度,方能受用一生!
高等教育應該以技術本位,回歸到培養學生一技之長,避免無用學歷,造成產學落差,
研究所不該訓練學生成為投稿論文的工具,當老師接計畫賺錢與學術升等的廉價勞工,
碩博士班若沒有基本的學識基礎,只會投稿等書面功夫,畢業根本找不到工作。
2.公平法則,台灣教改的失敗,在於錯誤的制度,創造出更多的階級與貧富對立,
資優無寒門,清寒難推甄,道盡台灣教改的悲哀,與一般家長的辛酸,
有錢補習的孩子,佔盡一切制度便宜,推甄之路,一切張羅到好,
沒錢補習的孩子,即使本質是資優,也應付不了階級門檻的題目。
然而在台灣已經崩壞的教育制度下 大學淪為文憑製造機 學用落差極大
還是有很多好老師在努力著 我身為學生家長 將心比心
至少我堅持教育的良知 從不放棄努力教好孩子
具備起碼三種特質:
有扎實的教育基礎、有不斷自學的能力、有高度的競爭企圖心。
我很敬佩仍有
堅持教育者的良知,就是願意花時間在學生身上,把學生當自己孩子,
但是,這樣堅持的老師,在這樣的大環境中,還能留存多少?
這有個一個較跟本性的問題….那就是該檢討學校上課教學方式,就是填鴨式教學,這就比較明顯是在逼學生讀書的,然後都讓學生總是追求好成績,完全用這樣來獲得師長肯定的,也因為這樣都造成了用考試成績評斷學生素質好壞的錯誤觀念
我曾得知唐君毅的「五層教育意識論」,把老師分為五個層級。前三個層次的老師,在現今的框架下恐怕不被允許存在。歷年來的「教育」爭議其實是在吵權力不對等的問題,只見意識形態升高階級差距和對立,沒有對話空間,也就阻害了知識的追求,這只對後兩個層次的老師比較有利而已。這使人被迫放棄學習和教學,遑論自主學習。
且在目前流行拿香蕉請獅子的職場環境下,愈是高度專業密集的職能,愈被賤價消費。今年3月爆發的以工讀薪資找口譯事件即是冰山一角,也暴露學不致用、實質薪資沒成長的癥結。
高中奇怪而苛刻的服儀規定、大學行跪拜禮,是現在學校最夯也最誇張的事。早年我也待過大學,那時勾心鬥角更是常見戲碼。除社區大學外,如果真的有心自主學習,學校恐怕是不該去的地方。
您說得對
老師不該用考試成績評斷學生素質好壞
所以我現在教學生
以鼓勵激發學習熱情
代替填鴨式教學
很多學生很感動 點燃學習之火
當然老師人太好 也有學生藉故缺席怠惰
然而 這是學生自己辜負老師的心
因果報應 就是自己承受了
您說得真好!
幾位博士班的學弟妹 跟我分享他的心情
學校的教授把自己當貴族 把學生當奴隸
把男同學當成接計劃的廉價勞工 不在乎志趣專長
只在乎自己的國科會計畫收入 還用學生的人頭報稅
至於年輕貌美的女同學 就一切盡在不言中
然而大家為了畢業 只好忍氣吞聲….
但是畢業了 卻找不到合適工作 進不了學術體系
才明白不論畢不畢業 該教授是永遠的既得利益者
學弟妹好羨慕我 很早發現情況不對 認賠殺出
如今學長著作等身 把時間用在對的地方
如您所言
真的有心自主學習,學校恐怕是不該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