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建設 讓傳統鐵路的基礎設施陸續消失
這是一篇非常好的文章,看了令人感觸良多,
專業理性中道,值得推薦 ,
也希望當權者能夠察納雅言,
建設不是只有政治正確,還有能夠有遠見。
最近敝人在 為政者見眾生,鐵道即是人道 的電視錄影現場節目中提到,
台灣鐵路立體化計畫,是非常糟糕的,各大都市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的結果,
讓台鐵的運輸容量受限,失去擴展四線容量的彈性,而且防災性變得很差。
台鐵捷運化車站只有通過線,車站都只有原來上下行的兩股軌道,沒有passing loop,
從此造成慢車擋快車,區間車一旦停靠,後面的自強莒光都遭殃,速度變慢。
當前的前瞻基礎建設,讓傳統鐵路的基礎設施,陸續消失,只剩表相的立體化,
真正的結果是,台灣鐵路幹線變得脆弱不堪,效率變慢,速度下降,逐步癱瘓,
這實在不是我們所樂見的事。
真的希望政府能夠懸崖勒馬,停止錯誤的政策。
敝人再次重申不是反對軌道建設,而是建設得回歸專業與中道,合乎民眾的需求。
才是全民之福。
自由廣場 鐵路老兵談前瞻軌道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116379
2017-07-05 06:00◎ 黃民仁 、陳鴻麟(作者分別為鐵路局前副局長、專案工程處處長)
前瞻基礎建設38項軌道工程之一:「台鐵成功站到追分站雙軌化工程」,
以3年時間,花15.4億建設長2.2公里的台鐵路線,值不值得?
誠如賀陳部長七月三日投書所揭櫫的四大優點,它是非常值得投資的一個項目!我們換算為公尺單位,「追分成功」相當於每公尺70萬元,與其他建設項目比較,台北市鐵路地下化每公尺造價400萬元,台北市捷運每公尺300萬,剛通車的機場捷運線每公尺220萬,一同列入前瞻計畫的「桃園市區鐵路地下化」每公尺535萬元等,相對便宜許多。且這一小段路線對於台鐵山、海線間的行車調度很有幫助,路線容量也會增加,不像前瞻的另一項基隆輕軌計畫,花80億反而讓台鐵的運量變小。
然而,賀陳部長提到的四大優點,卻也不是單靠這15億元投資就可以輕易達成。我們最感憂心的,各縣市爭的是「錢」,中央管控的也是「錢」,忽略了真正影響工程進度的關鍵因素大都不是「錢」,而是用地取得、施工困難度、施工速度;解決這些關鍵問題,往往時間比錢重要。
只用「錢」來管控,極可能造成一個可怕的後果,就是改善地區交通的項目,執行速度快、錢也花得快,三五年內陸續完成。幹線鐵路改善部分,執行速度慢、錢也花得慢,只施工到一半。造成地區交通順暢,人車全部擠到交通節點上,可是全國性的建設卻尚未完成。
我們再以台鐵為例,說明為何時間比錢重要。
擴充台鐵路線容量(雙軌化)計畫,因為利用既有路線廊帶施工,能減少購地,經費相對較節省。但施工同時也要維持行車,如同穿著衣服修改衣服,所需的施工期程就比較長。
例如台鐵海線雙軌化計畫,長30.4公里,經費626億元,平均每公尺200萬,對提升路線容量效果顯著,也是大台中環線(山手線)重要的一段,比起許多列名前瞻計畫的項目,施工可行性更高,惜未列入。結果形成,施工速度慢、花錢慢的台鐵海線雙軌化未列入計畫,而施工速度快、花錢快的台中市區捷運藍線、綠線卻已列入計畫,屆時,區域軌道交通線打通了,但是幹線鐵路卻打結了!便捷的市區軌道交通系統,將旅客快速運送到烏日站、台中站,但是高鐵、台鐵路線飽和,台鐵海線雙軌卻還沒動工。
政府不能只解決地區交通問題,而忘記了全島運輸幹線的疏導能量是否合理分配。根據前瞻計畫中所揭櫫城際運輸策略:高鐵為主,台鐵為輔;可見軌道運輸幹線指的就是高鐵與台鐵。
令人不解的是,在前瞻計畫裡,卻是大量延續了灼傷台鐵的捷運化車站、鐵路立體化計畫。尤以捷運化車站最為嚴重,這些車站都只有原來上下行的兩股軌道,只要前面通勤列車一停靠,後面的莒光、自強快車全部得等,沒車道可超車啊!
又例如台中鐵路高架化的結果,台中站場消失了,列車只能通過,不能做較長時間的停留,更不可能過夜。其他高架化路段沿線各站莫不如此。烏日站高架化的結果,面積廣達七公頃的烏日鋼樑總廠及養路機械總隊維修基地,變殘廢了,功能喪失殆盡。(筆者補充: 將來彰化鐵路高架化,僅存的扇形車庫也將面臨殘廢的命運。)
傳統鐵路的基礎設施陸續消失
過去每當一個鐵路立體化工程或捷運化車站完成,台鐵就受傷一次,幾年下來可謂遍體鱗傷,都快要成重殘病患了,哪有餘力再配合高鐵、捷運、輕軌各系統,產生加乘效果呢?
鐵路車站不只是供旅客上下車而已,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列車待避與會車,所以,標準車站至少需要兩個月台及四股軌道,更大的車站則需要更多的月台與軌道數。桃園、新竹、台中、台南這些一等站,都有十幾股軌道,供列車停留過夜,也有配置洗車線的,可以提供清洗整備等簡單作業。
此外,鐵路在適當的地方還必須分岔出支線,讓列車轉入維修機場,或調度車場,甚至,車輛臨時故障,也需要有個臨時停留線可用,總不能請公路吊車來吊運吧?
但在市區鐵路地下化、高架化、車站捷運化,幾輪熱潮燒過之後,前述的那些傳統鐵路的基礎設施,陸陸續續消失,
台鐵漸成既傷又殘,危機重重。
前瞻軌道建設若再循這個路線發展下去,不知道哪一天,政府又得被迫宣布要花幾百、幾千億救台鐵!
我們建議政府未雨綢繆,在解決地區性交通問題的同時,也必須改善幹線交通的疏導功能。因此,針對前瞻大計畫中的軌道計畫,以下幾個課題有必要研究清楚:
一、城際運輸幹線如何定位?前瞻計畫是否應該考慮納入未來卅年內,台灣極可能需要「環島快鐵(或高鐵)」?
二、地區捷運(含輕軌)如何銜接未來的城際運輸幹線?
二、城際運輸幹線瓶頸路段如何優先打通?
三、運輸幹線節點車站各種運具整合、轉乘服務功能是否完善?
四、各個子計畫項目之施工速度差異性及如何相互配合?
五、各個子計畫項目之優先次序為何?
六、軌道運輸系統要成功的先決條件:吸引私人小汽車使用者,改搭大眾運輸工具(軌道);
目前的計畫能達成這個目標嗎?
本文相關延伸閱讀
蘇老師您好,我對於鐵道發展也是非常憂心,其中就是鐵路改建這個項目是要不得的,但坦白說我不反對鐵路改建,但是至少用最低成本去做改建又保護原有的鐵路文化這才是最好的辦法,像您提到的台鐵縱貫線海線雙軌化增加客運容量帶動海線城市發展,但是政府遲遲沒有任何行動。但還有一個令人讓我傻眼的建設是高架化地下化捷運化,真是不可思議,尤其日本的鐵道人員還批評高雄鐵路地下化:〈你們真的很有錢〉相當的諷刺。再者,立體化懼怕天災人禍,萬一什麼時候高架橋被對岸飛彈炸掉斷裂成兩半,地下化面臨大雨水災淹沒隧道或是地震規模7以上的強震倒塌鐵路立體化那是無法挽回的事情,政府只為求經濟發展疏忽歷史文化,真是一個無情的社會。
鐵道文化歷史非常久遠,它可以帶動所有人邁向工業革命的先河,發展現代化,但人們忘記了這段歷史的記憶,只會圖謀經濟利益而忘本,沒人性真的非常可怕。也要請所有人物必好好思考終身大事:沒有歷史哪有未來?
改建可以,但是不要太超過而失去原有的鐵路本質,沒有先人刻苦哪能換來現在的甘甜?
再來,關於這則文章刊,願景‧解鎖台鐵誤點之迷。這則文章有提到政治力介入,其中提到捷運化政策沒配套,慢車卡快車戲碼天天上演。我常搭過火車來往上學的人真是氣到不想講話!https://topic.udn.com/event/vision_TRAdelay
謝謝您的認同,感恩不盡!
世界的鐵道火車站
裡面有深入的探討。
https://blog.xuite.net/sujaushi/twblog1/59048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