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一面鏡子 不要在歷史上站錯邊
本文延續前一篇 孤獨淬煉方成千秋之筆
迢迢人生路,已過半百,
我始終這樣反省我自己,
學者專家除了知識,更需要操守與風骨,
專家的操守,文人的風骨,究竟是什麼?
堅持做正確的事,而不是只對自己有利的事,
積極做該做的事,而不是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如果大我與小我的福祉有所衝突,
永遠將國家社會的福祉放在前面,
大我的利益,重於團體派系利益,
不要為了私心,去陷害無辜的人,
不要在歷史上站錯邊,後代一定會看清真相。
我走遍世界各國,鐵道專業著作近五十冊,
我不知道,我自己的人生,最後還剩多少年,
只是知道身體愈來愈差,已經跟時間賽跑,
用最後剩下的時間,要完成未實現的願望。
( 鐵道智庫全書)
過去二十年,台灣交通學術界,長期缺乏文化資產概念,
以致於許多鐵路文化資產被糟蹋,不停改建鐵路以炒作土地利益,
我是真的站到浪頭上對抗那些人,所以傷痕累累,面對遊戲規則,
著作再多,也拿不到Phd,教學再認真,終身不得升等。
但是,驀然回首,才發現這始終堅定不移的操守與風骨,
才是我一生最可貴的財富。
如今值得欣慰的是,大環境慢慢改變了。
過去二十年,深入中國鐵道旅行近三十回,中國鐵道我心裡有數。
何奈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當下,台灣仇中的意識高漲,
眼前談中國鐵道的建樹,無論多麼理性的中懇之見,
會被思考對立者所圍剿,這也是我必須面對的困境。
1941年日本發動偷襲珍珠港之前,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呼籲日本軍部,
不要忽視美國太平洋艦隊與軍火工業的實力,卻遭到圍剿與暗殺未成,
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日本政府才真的理解,山本五十六的遠見,
可是為時已晚。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但是人們只愛聽好聽的話,
不願意面對真相,直到付出代價,這也是歷史不變的循環。
歷史上名留青史的學者,在世多數是處境淒涼的,
他們不追逐流行,不結黨徇私,胸有成竹,心有定見,
縱三人成虎,不隨之起舞,默默淬煉自己,而成千秋之筆。
而編字典與工具書的學者,心中要有一把尺,
不可以有分別心,一筆而定千秋,用心豈可不慎。
然而,人生無常,往往時局的難料,讓自己掉入了火坑,
例如司馬遷,蘇軾,歐陽修,王陽明,林則徐皆是如此。
日本山本五十六,山口多聞,杉原千畝,德國史陶芬柏格亦然。
生時的遠見與風骨,不見容於當權者,而受盡苦難,
死後才驗證其遠見與視野,贏得後代的尊敬與壞念。
他們在當代做了正確的事,沒有在歷史上站錯邊。
反之,那個時代當權者是富貴的,如今歷史評價如何?
希望,我也能跟他們一樣,堅持到人生最後結束為止。
(我以保有文人風骨沒有博士學位為榮)
歷史是一面鏡子,告訴我們一個不變的道理,
無論你在那個時代,官位再高,權力再大,吃香喝辣,升官發財,千萬謹記,
千萬不要在歷史上站錯邊。
(達觀善念繫因果 莫使怨念墮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