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依然住著中華民國 八一四空軍節

 國軍 I-15 I-16 筧橋英烈 - TTM交通博物館  航空類

 
我心中依然住著中華民國 八一四空軍節
高志航劉粹剛李有幹沈崇誨閻海文 犧牲的故事,從此深植人心。
兒時我住嘉義,高志航的空軍第四大隊,就在嘉義空軍基地,
如今我住台南,水交社空軍眷村的故事,就在台南空軍基地,
多年後我去過杭州,尋覓過筧橋機場,如今已經不復存在。
多年後我去過昆明,尋覓飛虎隊基地,如今也已不復存在。
1977年7月7日《筧橋英烈傳》的故事,在我的腦海中活了一輩子,
從筧橋的霍克三,I-15,I-16,到P-40飛虎隊,
如今這些空軍的故事,還有幾個人記得呢?

我心中依然住著中華民國,
我只能用我博物館的飛機模型,典藏這些記憶。

Curtiss Hwak III ROCAF - TTM交通博物館  航空類
高志航的「霍克三」戰機
八一四空軍節
今天是八一四空軍節,是為了紀念1937年對日抗戰之後的首次空軍大捷而定的日子。抗戰初期,美製的「霍克三」(Hawk-III)是中華民國空軍的主力戰機,但最初也不過只有70架可用。盧溝橋事件揭開了八年抗戰的序幕,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開打,次日中國空軍派出8架「霍克三」,掛上炸彈飛往長江,與日艦遭遇,互有傷亡。當天下午,我軍第4大隊長高志航率27架「霍克三」由筧橋機場起飛,截擊從臺灣松山機場起飛的日軍鹿屋航空隊的18架九六式陸上攻擊機。高志航首開紀錄擊中一架引發爆炸,最後造成6比0的輝煌戰果。但「霍克三」終究比不上日機精良,1938年之後就逐漸退出前線。
淞滬會戰後5年,另一名空軍王牌飛行員周志開橫空出世,締造了6架半的戰績,是第一位獲頒青天白日勳章的空軍飛行員。1935年,周志開16歲入中央航校,畢業後進入空軍第四大隊服役,他1942年10月25日首開紀錄,駕駛P-43戰鬥機在陝西洋縣上空擊落日軍百式司令部偵察機一架。1943年6月6日周志開擔任4大隊23中隊中隊長,又擊落3架日軍轟炸機。但他同年12月14日,在湖北遭日機擊落陣亡,年僅24歲。
周志開的母親周王倩綺,戰後隨政府來臺,落足臺南水交社空軍眷村,被尊稱「空軍母親」。她河北通州師範學校畢業,教過書,也做過三屆市議員,於1964年卸任,交棒給年輕的中生代。水交社旁原有空軍子弟小學,是軍方在臺南設立的第一所小學,1967年交給市府,改名為志開國小,就是為了紀念王牌飛行員周志開,至今校園內尚有周的銅像與碑銘。
周王倩綺留下周志開相關文件,其中有一份戰歷,顯示周志開從航校畢業入伍服役,上級長官便是後來也住進水交社的苑金函將軍。苑金函更是傳奇,參加過八一四空戰,擊落過日機,挨過日機子彈,全身三十多處傷口,落地後還被日軍用刺刀捅過胸部,都大難不死;傷癒後重回天空,繼續作戰,因為鼻樑和左耳傷痕明顯,同學為他取綽號「牛鼻子」、「缺耳朵」,水交社資深文史工作者蕭文形容他「是一部活生生的抗日戰史。」抗戰後期,中美空軍成立混合團,苑金函擔任第三大隊大隊長,戰後來臺,他做過空軍幼校校長、空軍第一聯隊聯隊長,並成立雷虎特技小組。
國軍 P-40B  P-40C Flying Tiger - TTM交通博物館  航空類
模範母親周王倩綺
昨天空軍節,我介紹住在臺南水交社眷村的空軍烈士周志開之母周王倩綺。據維基百科,周母之偉大,不僅在於周志開犧牲後,她化悲痛為力量,以空軍本應報效國家,毅然將特優撫恤金轉贈空軍教育事業,還將年僅13歲的幼子送入空軍幼校,被稱之為「空軍母親」。
聯合報的《報時光》UDNtime老照片專欄,年初貼出一張照片,介紹1954年、整整66年前慶祝第15屆空軍節的一樁事件,來自各基地的「模範母親,戰鬥英雄,模範太太,模範戰士」,前往臺北接受表揚後登機返航。排頭第一位就是周王倩綺。可見空軍不僅表揚模範母親,而且還表揚模範太太!因為,作為空軍的一分子,尤其是飛行員,折損率極高,許多人年紀輕輕便血灑藍空,為國捐軀,例如周志開,只活了24歲,連媳婦都還來不及討。
而更多飛行員,則讓妻子很早便做了寡婦。更慘的是有些空軍寡婦,再嫁給老公的同學甚至學弟,結果再成為寡婦。這在白先勇小說《台北人》的那篇〈一把青〉裡,有很深刻的描寫,女主角朱青先後愛上兩個空軍飛行員,結果他們都摔死了。所以,站在空軍的立場,飛行員背後的女人更有必要給予尊崇和禮遇。
因此總統蔣公與夫人南下時,偶會召見國軍烈士遺族予以慰勉。根據空軍總部所公布的《空軍模範母親優待辦法》,除了配給公產房屋供其居住外,每月並有眷給、特別補助金及伙食津貼;逢年過節與慶典,所在地的空軍最高機關都得派員前往慰問或祝賀,以示照顧及禮遇;做整壽時且會請總統題頒壽軸。
從臺北返南後不久,周王倩綺獲得國民黨提名,代表水交社空軍眷村,競選臺南市南區市議員,年底順利當選,1955年初就職。由於她出身師範學校,極重視教育,任內時常為空軍子弟小學發聲,爭取經費,前後做了3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