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現存唯一的不同軌距並列月台 可望保留
阿里山鐵路的嘉義車站,是全台灣現存唯一的不同軌距並列月台,
762mm 軌距是阿里山鐵路,1067mm軌距是台鐵,
日治時期的嘉義車站,更是知名的三鐵共構車站,
透過北港天橋的連接,台鐵 糖鐵 林鐵,可以在嘉義車站轉乘,
創造無縫運輸 Seamless Transportation 的奇蹟,
這是許多老一輩的嘉義人共同的回憶(包含我自己),
直到1986年8月 嘉義後火車站往北港的糖鐵停駛才改變。
不過,嘉義車站即使少了糖鐵,還是非常的具有特色,
因為嘉義車站是日治時期三大林場阿里山鐵路的轉運站,
隨著八仙山與太平山林鐵的沒落,豐原與羅東轉運功能消失,
全台灣只剩下最後一個阿里山鐵路的嘉義站,具備轉運站功能,
762mm 軌距+1067mm軌距的月台 兩鐵共構車站的奇景,
成為全台灣獨一無二,也成為台灣這一代年輕人搭車的回憶。
以文化資產的角度,嘉義車站的阿里山鐵路月台,
堪稱是日治時期的台灣鐵路,無縫運輸的共構系統,
Seamless Transportation 最後運作的鐵路遺址。
(其實可以爭取申報歷史建築 由文資單位認定)
然而,隨著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的進度,
阿里山鐵路的嘉義車站,是全台灣現存唯一的不同軌距並列月台即將消失,
左邊 762mm 軌距是阿里山鐵路火車,右邊1067mm軌距是台鐵的火車,
將永永遠遠,不會出現下一代子孫面前,
只存在我們這一代 與上一代的記憶中,
這也將成為阿里山鐵路起點的遺憾與斷軌的記憶。
新的嘉義高架車站啟用之後,阿里山鐵路該何去何從? 目前尚無定案,
1 可能切斷無縫運輸的共構系統,旅客得步行或搭計程車 到1.6公里的北門站,造成旅客極度不便。
2 可能為了消除了平交道,起點車站拉到500公尺外的自由路。
3 可能原地保留月台,旅客步行至此搭車,但是會承受存在平交道的標籤 。
其實最佳答案,我認為應該是3 ,
對於旅客最方便,保留無縫運輸的共構系統,與文化資產的記憶 ,得到最佳公約數,
至於鐵路平交道影響不大,因為一天才一兩班,可以改成輕軌B型C型路權的型態,(https://blog.xuite.net/sujaushi/twblog1/459211573)
甚至這一段開行762mm軌距的輕軌系統LRV,接駁北門到嘉義,問題就迎刃而解。
(OBB Mariazellerbahn 760mm LRV 有國際案例)
基於以上的遠見,於是在很久以前, 我就出來呼籲以上的內容,
參閱 二十餘年前的錯誤 千萬不要再重蹈覆轍
嘉義市不會因為鐵路高架化而變得更加繁榮,那只是全台的流行,
嘉義市卻會因為少了阿里山鐵路而變得失色,那是全台獨一無二。
保留這個月台,鐵道,甚至把整個嘉義車站,讓林務局繼續維持運作 ,
因為新的高架嘉義車站啟用之後 舊的嘉義車站會變成閒置空間,
如此活化再利用 等於嘉義人賺到了兩個火車站 。
新站台鐵 舊站林鐵 共創雙贏
嘉義車站第一月台,應保留雨棚,1067mm軌道一小段 放上台鐵的除役普通車,
甚至把糖鐵小火車,也放一台在762mm的軌道上,
讓日治時期的嘉義車站 三鐵共構車站的概念重現。
4月18日,感謝SRNP國土規劃學會吳會長的邀請,
讓我以SRNP顧問的身分,參加立委陳椒華與桃山人文館辦公聽會,
我有機會上台發表20分鐘的演說,
我援引日本 瑞士 奧地利 德國 印度 8個國際上鐵路車站共構案例,
極力爭取嘉義車站的阿里山鐵路原地保留,不要斷軌,
不要讓現有阿里山鐵路方便的轉乘系統受到破壞,
得到現場多位嘉義鄉親的認同。
也得到鐵道局總工程司溫代欣的承諾,阿里山鐵路原地保留,
衷心感謝大家的支持,
我深信共創雙贏是理性公民的公約數,
也希望爭取到這個共識,能夠維持下去。
媒體新聞報導
蘇昭旭今也援引8個國際鐵路共構案例,認為阿里山林鐵是嘉義的珍寶,其特殊性也獲國際認可、擁有最多的姊妹鐵道,鐵路高架化是加分的事情,然而因此將平交道完全消除,將使阿里山林鐵的特殊性消除,希望能讓林鐵鐵軌保留並存。 鐵道局總工程司溫代欣回應,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完全不會動到阿里山林鐵,包括月台、路線都不會動。
蘇老師好!!還有一種可能是阿里山鐵路平面段也高架化共軌,但是機率太低了。
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