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全球鐵道博物館的國際視野

世界鐵道大探索3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 - 我的圖書著作資料

揭開全球鐵道博物館的國際視野  序

  本書 目次    參閱        世界的鐵道博物館 

     台灣鐵道從1887年迄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而鐵道博物館就是一個典藏歷史的寶庫。相較於日本、歐洲各國鐵道博物館的蓬勃發展,台灣始終沒有正式的鐵道博物館,令人惋惜。台鐵1998CK101蒸汽火車復駛,是具有指標性意義的起點,然而如何妥善規劃現有的鐵道文物收藏,從純粹的懷舊的層次走向教育的層次,終能建立鐵道博物館群,這是台灣鐵道文化保存的重要使命。

    二十多年來,我自己親身走過世界各國的鐵道博物館,進行全球鐵道博物館的調查,各國鐵道博物館的分類,普遍上的分級有四大類。第一類是國家級鐵道博物館,第二類是交通或科學博物館附設鐵道博物館,第三類是鐵道事業體附設博物館,第四類是地方博物館或保存鐵道組織附設博物館。透過統計分析的學術研究,就每一個博物館進行個案分析,找到了12項鐵道博物館的統計分析指標,這是一個比較公正客觀,看待博物館的類別,找出差異度的分析指標。

   透過這些的統計,分析世界各國的鐵道博物館,再回頭來看台灣的鐵道博物館現況,我有了重大的發現。其實台灣不是沒有鐵道博物館,而是缺乏博物館分級的觀念與統計的知識。若以全球鐵道博物館分類成四級的角度,台灣除了正式的第一級博物館還在籌備中,其他從第二級到第四級的博物館早都已經有。

   另外一個重大的發現,台灣不是沒有鐵道博物館,而是不敢使用博物館這個名稱。總以為鐵道文物展示,一定要內容做得非常的完美,博大精深,才叫做鐵道博物館。因此長年以來,台灣鐵道各個事業體在缺乏自信的情況下,出現了許多名稱:鐵道車庫園區、鐵道文化園區、鐵道故事館、鐵道探索館、鐵道文物展示館,就是不敢使用博物館museum這個名稱,就怕給人看笑話。實際上就12項鐵道博物館的統計分析指標,去看世界各國的鐵道博物館,滿分的少之又少,鐵道博物館很少有十全十美的。

   還有,台灣過去有很多鐵道博物館,是以鐵道特展型態,去辦鐵道博物館的展覽,內容包羅萬象,十分精采,例如國立台灣博物館,高雄歷史博物館等等。只是當這個特展結束之後,就完全撤展了。如果把這些資源整理,變成一個常設展,或是一個固定的展示廳的話,今天台灣鐵道博物館的發展歷程,絕對會更快。因此,若能透過全球性的統計,找到宏觀的趨勢脈絡,台灣應該要找回自己鐵道博物館的自信才是

   誠然,這些問題也正是台灣鐵道的癥結所在。過去,台灣鐵道的世界是相當封閉的,對於這些寶貴的資源,沒有被好好珍惜與推廣,礙於現行的封建制度,與官大學問大的倫理,如果沒有國際上的案例與分析,我們無法知道真正的答案。因此,如果能夠有一本工具書,有一套鐵道資料庫,有完整的分類學知識,國際的案例與分析,可以幫助國人打開全球鐵道博物館的視野,可以找到正確的定位,活化被忽略的鐵道文化資產,這將造福多少人群,也是多麼大的功德! 

彰化扇形車庫  鳥瞰全景 - 台灣鐵道(文資 車輛 科技議題)

   過去二十多年來,我用人生的青春歲月,去世界各地的鐵道考察,我建立一套鐵道資料庫,建立一套鐵道知識「分類學」,如同製作一套字典與百科全書,我把它稱為「鐵道智庫全書」,從1999年到2019年,大部分都已經在人人出版發表完畢。然而,後來因為一些不幸的變故,出版舞台消失。二十多年職業生涯累積的世界鐵道資料庫,還有幾個分類學database,還沒有發表,世界的蒸汽火車,世界的觀光鐵道,世界的鐵道博物館,世界的火車站,從此這四本胎死腹中,讓我感到十分的沉痛。為了讓這些資料庫,可以繼續造福人群,我就把他轉換成數位資料庫,放在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數位資料庫平台分享,透過演講來做推廣。感謝上蒼的眷顧,在一次公益演講的機會,認識讀書共和國木馬文化的編輯,讓累積多年的數位資料庫,得以出版發表造福人群,敝人表達非常的感激。這本書即是這四本鐵道分類學的第三冊,我相信這本書對於建立鐵道的世界觀,開拓全球鐵道博物館的新視野,會有很大的幫助。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的治國週記,我很榮幸讓馬總統接見與談,我首次向馬總統,提出建置國家鐵道博物館的想法。2022年,十年過去了,我將親身參訪全球,範圍涵蓋世界五大洲,百餘座鐵道博物館與交通博物館,我將這些資料寫成「世界鐵道博物館」大觀一書,希望把宏觀的趨勢脈絡帶進來台灣。如今,台灣鐵道第一級博物館已經存在,就是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我們真心期待它的誕生。其他第二級到第四級博物館,我們把它們結合起來,成為台灣鐵道博物館的潛力點。我想,未來的臺灣的國家鐵道博物館,不會是一個點,而是一條線,地不分東西南北,車不分軌距寬窄,營不分公私機構,透過在地的典藏,共通的管裡,串連成台灣鐵道的博物館群,這才是台灣鐵道博物館,符合國際潮流的方向。

   這本書是一本鐵道學者一生的成果展,如果沒有人生二十多年的累積,就沒有辦法完成的學術研究成果。盼能揭櫫全球鐵道的趨勢脈絡,為國人打開全球鐵道博物館的國際視野。

                                                                         蘇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