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ATC 鐵路行車控制模擬系統 N比例模型
鐵道場景的故事
對一個科學家或藝術家而言,都會透過創作,去傳達自己的靈感,生命的感動。
也許這個東西在外人的眼中,未必有多高的價值,但是他的存在是一份感情,
就像是親人一樣熟悉,無可取代,因為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
在我的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2F-1區,有一組設置ATC列車自動控制系統與CTC行控中心的鐵道模型模擬系統,這是我的博物館最古老的一套場景,1993年開始製作,最早放在大葉大學的電機系實驗室。1995-1998年放在國立成功大學交管系的62X08室,成為成大軌道運輸實驗室的教學設施。1998年6月才搬到我的博物館。
這組模型是我在民國85年製作完工,軌距9mm,N 規1/150 Scale,配線完全仿造台鐵軌道電路系統所製作。包含轉轍器與號誌機的繼電器連鎖,車站股道以我的故鄉嘉義火車站為藍本,重建1980年代的台灣鐵道情景,還包含扇形車庫與機務段等設施。後來因為模型的體積過大,搬運的過程無法通過樓梯,只好忍痛將它切割毀損,停用迄今。
二三十年過去了,我依然保存著它,雖然,許多真實世界的事物已經消失,然而,模型世界依然將歷史時光停留。因為這二十年來,台灣鐵路改變太大,多數車站改建,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這套模型雖然無法正常啟動,但是,卻意外保存那個消失的歷史記憶,尤其是1980年代以前的台灣蒸汽火車世代。隨著歲月流逝,許多人會將年輕時代的作品丟棄,而我歷盡滄桑,把我博士班時代的作品保留迄今。相關設計文件,我始終備妥,雖然年代久遠,保留有朝一日,重新啟動復駛的可能。
CTC/ATC自動控制模擬系統 HO比例模型,CTC/ATC 行車控制模擬系統 N比例模型,這兩套模型原本是1997年,成大指導教授要拿去申請國科會研究計畫,但是後來沒有成功,從此我在指導教授眼中,地位一落千丈。1998年6月成大博士班,我沒有順利畢業,因為指導教授認為鐵道的研究不重要。後來從別人的口中聽到指導教授如何瞧不起自己,沒背景沒本事很敢死(台語),也激發我後來努力自力更生,靠自己將研究成果去發表,也才有後來這段意外的人生,莫忘一本初衷 永不放棄理想,我的研究著作在國內外陸續獲獎的故事。
因為這套是我完全用我自己的存款投資研發的實驗機器,沒有花到學校的錢,指導教授說不搬走,要當垃圾處理掉,於是1994年我就把他搬回來現在博物館二樓,被人利用玩遺棄,說不傷心,那是騙人的,我也學到社會人性的現實。二三十年來,這兩套模型一直在二樓,歷經孩子的成長,奉養母親,生離死別,始終沒有心情去整理,直到2016年,這套模型才開始去修復。
二十多年後,2016年當成大與台鐵簽訂建教合作MOU當天,台鐵周永暉局長與相關主管來看它,它沉睡十八年,終於等到這一天。當天我想說的是,對不起,二十年來,委屈你了,鐵道的建教合作,與博物館的展示,這組 N 規 ATC與CTC的鐵道模型,我們需要你甦醒,繼續服役,造福人群。
1993-2023年,這組模型歷經地震災害,多年風霜,已經陸續進行修復,只是經歷三十年,多數電路與IC都已經老化,已經不堪使用。但是,即使沒有ATC,我還是讓它維持基本運行功能,能挽救多少算多少,能恢復多少算多少。雖然,他真的是不可能再回到往昔,每一點一滴的努力,都是我心中的不捨與珍惜。
鐵道的軌距 : N gauge 9.0mm
鐵道的規格 : N scale 日本 台灣 1/150
鐵道的布置 : N gauge 扇形車庫,機務段,昔日嘉義車站,水上車站
場景的規格 :寬約70cm 長約130cm
火車的控制 :軌道電路,DCC 0-24V,DC 0-12V
火車的數目 : 100-200部
創作的時間 : 1993年
這套模型場景的故事,詳細請參閱 N規Scale ATC與CTC行控中心的鐵道模型
旁邊別組場景的故事,詳細請參閱 HO規 Scale ATC 行車自動控制系統的故事
莫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
鐵道模型場景,創作不易,維護保養更需毅力。
讓我的博物館的每一座鐵道模型場景,因為紀錄而被後人珍惜,得到價值,這是我館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