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發表於 2001年 這兩本已經絕版的好書
那是燃燒年少短暫的青春 寫下生命永恆的印記
這兩本書的序言 如今2012年 再次回顧這一段文字內容 令人不禁感慨!
萬一,在不久的將來,
阿里山鐵路的營運危機再次來臨時,
人們看到有那麼多祖先的心血、豐富的景觀蘊含在這條鐵路上,
讓老年人懷念它,中年人在意它,年輕人珍惜它,
而業主捨不得它停駛,民意代表毋由提議拆除它時,
讓它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永續經營,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沒想到這段預言,後來果然成真,
經歷兩次大車禍,93年0301事件與100年0427事件,
與兩次大浩劫,宏都民營化失敗與八八風災的毀損,
阿里山鐵路登山本線是”無限期”停駛,人禍比天災更可怕!
當我再次回首這本十一年前努力寫的書,
想起當時還能從嘉義搭火車直上阿里山,
帶著那麼多遊客,由我一路導覽上山,
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
看到這個標題”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立傳”
當時努力留下她最後的倩影,
這份紀錄有多麼地感傷!
序 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立傳
對大多數的人而言,阿里山是一個台灣歷史悠久的觀光盛地;阿里山的小火車,是一個充滿浪漫情懷卻也已經過時的交通工具;因為,它要搭三個半小時以上,票價又貴;所以在沒有特殊的誘因之下,大家還是覺得開車或坐巴士,走阿里山公路比較經濟實惠。所以現在已沒有強而有力的理由,說服您,去坐一趟阿里山的小火車。
不過,如果有機會,我多麼希望您好好再坐它一次,從平地到高山好好感受它一次。因為曾經有數百萬人次的觀光客,遠從世界各地搭飛機,來到台灣上阿里山,就是不願意錯過乘坐它。他們花掉數十數百倍於車票的錢,來到台灣阿里山坐小火車上山,而生長在台灣的您,不必千里迢迢搭機投宿就可以去嘉義搭小火車。這張車票,您覺得貴嗎?
假如您知道他們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
阿里山森林鐵路,一條誕生於民國元年的輕便鐵道,曾經因伐木運材而繁榮興盛,也曾經因特殊景觀和火車而享譽世人,唯不敵公路開通競爭而日益消沉。今日的凋零,除了公路運輸的時間優勢之外,票價差距也是重要因素。如今最重要的就是民眾不知道這張車票的價值在那裡,值得大家花更多的錢,花更多的時間去搭乘它?
其實,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小火車,它不止是交通工具而已;火車本身是具有歷史價值的古董,沿途景觀更是世界上少有的豐富變化。搭乘它來遊歷阿里山,在你坐上火車的那一剎那,知性的旅程即已開始。
「車窗」的風景是導覽沿途景觀的「螢幕」,
為你播放三個半小時的自然節目,直到抵達阿里山才結束。
原來,阿里山森林鐵道之旅,其目的不在「終點」,盡在「過程」。
這就是這張車票它值得的地方。
因此,我們不能以交通工具衡量它。
這些森林小火車當然是不經濟的「交通工具」,
卻是經濟無比的「自然饗宴」,以及最豐富的「歷史與文化」之旅。
然而,在現今流行便捷的社會,對阿里山鐵道的種種特殊,往往已經成為上一輩人的記憶,或者是外國鐵道迷的攝影珍藏。對時下具有旅遊消費力的年輕人而言,「歷史」是遙遠的往事,「文化」是另類有氣質的流行;阿里山鐵路再如何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這些陳年往事,畢竟不敵簡便速捷的經濟優勢,教民眾願意捨又便宜又快速的公路而就鐵路,往往是嚐試新鮮的成份居多,搭過一兩次就回歸現實,很難留住旅客。與昔日民國五六十年代,願意一搭再搭永保不變的忠誠旅客相比,實在有天壤之別。
這些遊客即使在阿里山公路如此便捷的今日,仍願意再搭阿里山鐵路的火車上山,這樣的忠誠,已經超乎「經濟」的選擇;是豐厚的「情感」,使得他們如此懷念與執著,這也是森林鐵路足以抗衡時代變遷的最大資產。但是,隨著歲月流逝,當這些忠誠旅客逐漸老去,唯利的經濟取向襲捲運輸市場,難保不久的將來,阿里山森林鐵路沒有走入歷史的一天。
誠然,沒有人樂意見到這一天的來臨,然而邁向公元兩千年的森林鐵路,營運的虧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想要改變這個事實,從速度和票價去著手,受到鐵路基本特性和成本結構的限制,根本不可能和公路去競爭。唯有找出經濟面以外的優越性,提高坐森林小火車的附加價值,建立其「無可取代」的服務性,才能不受經濟面的劣勢影響而屹立不搖。而在這些優越性之中,最能久留人心的,無非是「情感」的濡染;而藉由完整的歷史與文化的紀錄,喚起民眾對斯土斯民的情感,透過視覺直入人心,即是最真實的根本。
於是,為了完成這項使命,讓這條鐵路能夠永續經營,我花了三年的時間考證研究,決心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立傳,事實上裡面的老照片,從我中學時代到現在,前後橫亙十四年,還有很多經典的鐵道畫作。只期望能從阿里山鐵路通車迄今,從1912年至1999年,作最完整詳細的歷史紀錄公諸於世;希望在這本書出版之後,能給一般社會大眾最深入的歷史文化資訊,從而建立新一代民眾對它的「情感」,進而願意放棄經濟面上的權衡,而予以森林鐵道熱忱支持。
萬一,在不久的將來,阿里山鐵路的營運危機再次來臨時,人們看到有那麼多祖先的心血、豐富的景觀蘊含在這條鐵路上,讓老年人懷念它,中年人在意它,年輕人珍惜它,而業主捨不得它停駛,民意代表毋由提議拆除它時,讓它一次又一次浴火重生,永續經營,這是我最大的心願。
基本上,阿里山鐵路的歷史具有多元性;不論在景觀、人文、營運和在車輛方面,都有相當精采的歷史發展。因此,就以本書書名「阿里山森林鐵道1912年至1999年」而言,若是依年代次序逐年介紹,表面上似乎比較切題。然而,由於森林鐵道史事的多面性,如此一來反而容易失去重點;不能純粹以「時間」縱的連結,忽略了「人事物」橫的連結。而一般人的習慣對某一事物的關注,往往先從有興趣的主題左右切入,再擴及該主題的前後發展。所以,我決定不以年代次序按年鑑編寫,而就森林鐵道的歷史主題作分類;一大類為「景觀」篇,另一大類為「車輛」篇。
景觀部份分成平地段、熱帶林、暖帶林、溫帶林和鐵道支線五大項,讓讀者有一路坐火車遊完上山的感覺。另外車輛的部份分成蒸汽機車、柴油機車、動力客車、客車及貨車五大項,讓讀者輕易地找到自己所關注的焦點。然而,讀者在查閱以上每一單元時,都可以感覺到從一個點擴展成一個面:例如以蒸汽火車來說,從1910年的蒸汽火車購入之初,種種環境促使它的變遷與進化,一直延續至1999年現今的26號,這是時間面「縱」的連結。而蒸汽火車的構造原理,和其他車輛之間的關係,人的故事,從平地到高山曾發生那些意外,蒸汽時代的經營等等,這是人事物「橫」的連結。所以在這本書的目次單元,既沒有歷史也沒有百科這幾個字。但是仔細一讀,您會發現裡面有縱的「歷史」,也有橫的「百科」,組合出最完整的史事紀錄。這是我對阿里山鐵路史事構建的作法,但願能使讀者輕鬆地掌握重點。當然,本書最後有歷史年表作一縱向的連貫,這正是經典史錄撰述所不可或缺的。
此外,過去在台灣的鐵道書籍,包含吾人前面五本在內,都有一種蒐集歷史文獻的傾向,久而久之就會發現不同的文獻,某些史料會相互衝突,而莫衷一是。因此,撰寫史錄的學者,只是一味引經據典加以整理,而不加過濾求證的話,即使整理得再好,也難保不會以訛傳訛。例如民國八十七年德國杜塞朵夫的騰雲號製造廠,正式發函給台鐵出示騰雲號的出生證明文件,證明騰雲號是1888年2月原廠新車進口到台灣。但是在此之前,台灣曾經有數百篇碩博士論文,權威教科書,國史館文獻,甚至台灣博物館的騰雲號告示板,全都鬧了天大的笑話-「原1876年行駛上海到吳淞間」。究竟是誰先杜撰這一句,害大家引用來引用去全出了問題,已經無從查起。我想,這件事給所有研究(鐵道)歷史的人一個警惕,那就是研究歷史,最好要田野調查,絕不能一味依文獻表述,不論文獻再怎麼權威,最好有科學的過濾和實地求證。假如當初這位學者,也稍懂一點機械,知道騰雲號的氣門構造是Allan’s Valve gear,就不致於擅加推論,而權威的失誤,更足以誤導眾生。因此,這項體認給了我很大的壓力和反省,對這本「阿里山森林鐵道 1912年至1999年」,我的態度更加審慎,害怕我一個無心之過,使真正的史實永遠埋沒!
因此,在我撰寫這本書的三年時光中,除不停地奔走攝影力求盡善盡美之外,我想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去訪談業主和前輩。我很高興從張新裕和林墨山的口中,若干阿里山鐵道的不解之謎終於解開,也從林務局嘉義林管處的長官身上,得到完全不同於以往的新發現。還有許多朋友各行各業的資料提供,有記者、原住民、登山者、茶農、外國人等等,從他們的口中都會有一些驚奇發現,真教人領略到「三人行,必有我師」。尤其,令我最振奮的是從一位登山的朋友口述,找到了昔日東埔線還有一段未拆的舊鐵道,就埋沒在海拔 二千三百公尺 的高山森林裡。最弔詭的是,所有的鐵道權威和鐵道迷,都以為那段鐵路全拆光了,成了今日的新中橫公路,因為過去的典籍記載著民國六十七年起陸續拆除。可是,告訴我這項發現的人,他既非鐵道迷,也不懂歷史,更不懂火車,只是愛登山而已,無意中在走特富野鄒族古道時發現還有未拆的舊林場線,甚至更正了我「水山線」和「霞山線」的位置。所以,我顧不得九二一震災土石鬆動的危險,在民國八十八年十一月登上山去找尋失落的林場線。就在我真的踩上舊鐵道的那一剎那,我有一股「喜極而泣」的衝動,久久不能自己!當天玉山的晚霞和黃昏,是我畢生至今見過最美的一次。爾後,我更堅持田野調查應親身探訪,走訪森林鐵道重返當年發生事故的現場,雖有萬難艱險亦在所不惜。我也領悟到唯有我放下鐵道研究者的自尊,虛心誠懇地以最謙卑的平凡人去聆聽、去領教、去學習,廣納大家的說法和想法,我才能真正得到事實的真相。
過去,有關阿里山鐵路的歷史文獻,其實並不少。尤其民國五○年代開放觀光之初,日本鐵道界留下豐富的寫真紀錄,這是十分慶幸的。然而,這些文獻多以蒸汽時代的美感為素材,由於缺乏官方資訊加以整合,以致於不能有歷史背景資料的考證,這是十分可惜的。到了民國八○年代之初,洪致文的「阿里山森林鐵道紀行」出版,跨出了國人出版阿里山鐵路圖書的第一步,相當地令人欣慰。而後張新裕的「阿里山森林鐵路縱橫談」,更在歷史資料的蒐證上有突破性的建樹,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隨著時光歲月的流逝,荏苒數年一切環境的改變,尤其在九二一震災前後,阿里山鐵路又有全新的風貌。因此,當我重新以史錄的角度,想為阿里山森林鐵路立傳;從1912年到1999年恰好一世紀的結束,作為歷史的註腳。我想,這本書最大的不同,在於更多更詳盡的歷史紀錄呈現,並大幅修正若干過去「以訛傳訛」的誤記,同時更深入地山岳與文化性報導,將過去所不及的部份「完整」紀錄下來,這是這本書所獨特之處。當然,追求「完整」的史事紀錄,應不當止於文字,而「全彩」印刷予人視覺的震憾,方能更貼近「完整」的意涵。這正是史錄出版對高品質的投資,也算是對台灣文化的保存略盡棉薄心力。
這本書能夠出版上市,人人月曆公司周元白總經理不惜鉅資印刷發行,他是最偉大的功臣。在此之前,我的「阿里山森林鐵道深度之旅」已經發行,對一般遊客與讀者而言,已經有足夠的簡易資訊。而周總仍願意發行如此鉅額的完整紀錄,完全沒有唯利的商業考量,其深耕台灣文化的仁厚素養,實在令人佩服。其次感謝老站長張新裕和古仁榮前輩的精采老照片,沒有你們的傑作,歷史的拼圖永遠缺上一角,衷心地感謝你們。
還有,本書能獲得林務局的全力配合,令我深感萬分地榮幸。感謝林務局黃永桀局長親自為本書題序,更感謝張新裕老站長、林墨山退休主任,嘉義林管處鐵路課吳勝雄股長,詹益就股長,北門修理工廠林山本師父,前台北檢車段段長黃澍民,沒有你們翻箱倒櫃地找出歷史統計資訊,以及所有塵封已久發黃的圖面檔案,許多歷史的真相永遠不可能大白。也衷心謝謝你們原諒我一再地打擾請益,尤其林墨山前輩已近八十高齡,卻還是十分客氣地為我解說當年您所記得發生的事。如果這本書有任何值得一書的歷史貢獻,這一切都是以上諸位合作努力所共同獲致的成果!
最後,這本書出版時間一延再延,謹向所有等待許久的讀者表示歉意。也衷心祈願為阿里山鐵路立傳的理想,能得到大家的回嚮,期待這條具有代表台灣的觀光森林鐵道,在民眾熱忱的支持下,永遠生活在你我及子孫的記憶裡,永無休止地奔馳下去。
蘇昭旭 序於公元二千
[後記]
這兩本書雖然後來陸續絕版
很幸運地在2012年 阿里山鐵路一百週年
延續前面的研究基礎 由農委會林務局出版 成為政府出版品
成為最經典的阿里山鐵路一百週年官方文獻
然而這一百週年官方文獻,數目實在非常地少,多數人想買都買不到,
只是,面對一條因為”冷漠政策”而停駛的鐵路,
看到這些文字與圖片紀錄,只是徒增感傷,又有何意義呢?
我想,未來如果阿里山鐵路的本線,能夠存活下來,
到時候用民間出版的力量,自行投資讓這兩本書再版,讓阿里山鐵路…
永遠生活在你我及子孫的記憶裡,永無休止地奔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