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機車汽門 Steam locomotive valve gear
本文取材自 世界的蒸汽火車 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數位資料庫
蒸汽火車的正式學名為「蒸汽機車」(steam locomotive),以蒸汽機steam engine為動力的車輛locomotive。蒸汽火車最早發明之時,無法精確控制車輪前進或後退,就必須有一套機構,精確控制蒸汽推動活塞的方向,這個機構稱為汽門(Valve Gear)。直到汽門被發明,蒸汽機車的操作才走向實用化。
人類工業歷史上出現的汽門結構很多,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汽門結構,大概是以下四種;Stephenson史蒂芬生式、Allan愛蘭式、Joy膠式、Walschearts華式,這四種汽門構造台鐵蒸汽火車都有。目前世界各國的以華式汽門最為普遍。
Stephenson Valve Gear 史式汽門
蒸汽機車為了準確控制活塞,汽門控制是由動輪的軸心,裝置偏心輪,經偏心桿回授,拉動閥心桿開關汽門,這樣的設計首見於1829年,英國史蒂芬生(Robert Stephenson)研製火箭號(Rocket)的構造,故將這種汽門和回授機構藏在動輪內側的設計,稱為史式汽門。
這樣的火車設計在十九世紀蔚為主流,從火車外觀看不到什麼複雜的連桿,其實真正複雜的部份藏在框架裡面,台鐵CK80型蒸汽機車,現今保存CK58及9號蒸汽機車,都是屬於這型構造,蒸汽機車一定要有檢修道,才能維護內部構造。
Allan straight link Valve Gear愛蘭式汽門
騰雲號機車所採用的愛蘭式汽門,基本上是由史蒂芬生式汽門改良而來。直到十九世紀後葉,愛蘭式汽門才把偏心輪,移到框架的外側來,以便於維護,騰雲號機車就是屬於此型構造。這是 蘇格蘭的工程師,Alexander Allan 亞歷山大愛蘭在1855年所發明的。史蒂芬生式汽門,原本將兩對控制前進後退的偏心輪裝在車軸中心,而愛蘭式的偏心輪改裝至車輪外側,如此整體回授機構外露,便於維護,為其優點之一。
然而,在蒸汽機車發展史上,使用偏心輪回授的機構,前進沒有問題,但是後退時,滑環的中心點容易滑動,無法大幅提高其行駛速度,故在華式汽門發明之後,除了速度較慢的火車保留之外,便逐步遭到淘汰。
Joy Valve Gear 膠式汽門
在人類研發蒸汽火車的過程中,其實捨棄偏心輪的簡化設計,並非華式汽門的創舉。在十九世紀末葉, 英國的工程師,Hackworth valve gear 就提出用機械角度補償的方式簡化,David Joy膠式改良其汽門,在1879年取得專利。膠式汽門利用主連桿的前後運動,透過合併桿(Combination lever)把動輪的角度傳達給閥心桿,並將滑環(Expansion link)改成扇形滑,主導機車前進和後退。膠式汽門首度用於英國 L&NWR蒸汽機車,尤其是窄軌火車內部框架空間不足,捨棄內部偏心輪的設計,得到很大的突破。
膠式汽門可謂蒸汽機車發明之後一項突破,整體汽門回授機構,獲得大幅度簡化。不過,由於合併桿與扇形滑的連動過於脆弱,機車速度無法有效提昇,成為蒸汽機車史上的稀有族群,故在二十世紀初葉,逐漸為華式汽門所取代。台鐵現今保存的BK24,就是此一稀有膠式汽門,英國蒸汽機車的歷史文物。
Walschearts Valve Gear 華式汽門
全世界使用最多的汽門構造,包含台鐵在內,就是華式汽門,由比利時的工程師 Egide Walschaerts所發明, 1873 年在維也納Vienna的萬國博覽會Universal Exhibition正式公諸於世。華式汽門將合併桿往前移至十字頭前方,由十字頭帶動直接傳動至汽門開關,原先偏心輪的回授機構,改成曲枴銷(Return Crank)加偏心桿(Eccentric Rod),不啻有效控制前進後退,使汽門開關更為有效迅速,而且沒有後遺症,幾乎是完美的機械結構。
在二十世紀初,1918年一次大戰結束之後,已成為全世界蒸汽火車最主要的汽門構造。英美國家蒸汽火車在二次大戰之前,配合過熱式提高蒸汽壓力,1938年英國的LNER class A4蒸汽機車,創造出時速202公里的極速,寫下人類蒸汽火車速度最快的歷史紀錄。
參考文獻 建議典藏 拙作 台灣蒸汽火車百科 (數位繪圖 張毓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