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盼得有心人傳承
本文延續 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恢復正常作業
這個免費私人博物館,從2007年至今2019年, 已經開館12年了。
我一直秉持知識的效用在於助人,不收分文,義務奉獻這個理念在經營著,
來賓參觀免費,還送贈品給來賓,尤其是照顧弱勢的學生與清寒學子們,
這是我的人生,除了著書立說造福人群之外,最有意義的人生資產。
莫忘一本初衷 永不放棄理想 線上博物館與資料庫
然而,這個博物館的館藏太多,但是寒舍的展示空間太小,
每次服務預約參觀的人很有限,大約12-15人就已經飽和了。
服務的範圍與參觀的品質受限,讓我感到很遺憾。
有些館藏我借展出去,有些就大方捐出,造福人群為先。
參閱 從阿里山鐵路環遊世界登山鐵路特展
正因為展示空間太小,
因此,我把這個博物館稱為籌備館,
就是因為我把它當成一個拋轉引玉的開始,
期待找到一個機構(公家機關、學校、企業)
找到一個有心人有相同的理念,德不孤必有鄰,
提供一個夠大的場所,讓它成為正式的博物館。
我願意將畢生館藏四千多件典藏物件捐出,
(繪畫庫,模型庫,圖書庫,資料庫,文物庫,圖片庫)
經過幾年銜接的傳承,讓一切能夠接軌,
特別是管理部門與志工導覽的教育訓練,
我可以安心放下,功成身退。
即便我的生命結束,但是我這一生的典藏,
依然可以造福人群。
不過可惜的是,十多年過去了,這樣合適的 機構並沒有出現,
即便談妥了,該機構的主管調職,往往慈悲的理念也改變了,
有些機關團體只是要業績,有些人想佔為己有,並非有心人。
這與台灣現實功利的社會氛圍,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到我過世之前,一直都找不到合適的 機構,可以傳承,
我只能立下遺囑,造好清冊,將他們全部封存。
等死後過幾十年,遇見合適的人,再重新啟封。
其實我的傳承問題,是許多前輩已發生的問題,以及未來晚輩要發生的問題。
如果他們的一生,有許多典藏或作品的話。
這些年來,台灣許多鐵道前輩相繼辭世,在日本與歐洲國家也是,
這些二戰前後出生的前輩,如今凋零,其一生的典藏,堆積如山,
他們的子女未必對鐵道有興趣,又得面對先人堆積如山的文物典藏,
以及6個月內遺產得處分問題,多數都被丟棄,部分被上網拍賣,
只有極少數的幸運者,生前或死後由其遺族,拍賣或捐給某些機關,
但是拍賣或捐給機關,就找到對的人珍惜嗎? 那可未必。
因為傳承的擁有者也是人,也得面對人生無常的考驗。
許多過世的老畫家,繪畫由遺族捐給美術館,
許多過世的老教授,圖書由遺族捐給圖書館,
許多過世的蒐藏家,珍寶由遺族捐給博物館,
後來因為館長職務調動,繼任者不知道其珍貴性,
或是因為館內空間不足,該館改建,蒐藏改變,典藏被丟棄佔大多數。
因為對於文史價值的認識,往往是隔行如隔山的。
如同一本書,文盲的人看到的是一疊紙,讀書人看到的是一個知識庫,
尤其繪畫,圖書,資料,文物,圖片如此,模型藝術創作,更是如此。
許多前輩一生努力的累積,留下豐富的手稿、相片與藝術作品,
如果交給不對(不識貨)的人,被丟棄與賤賣掉,就太可惜了。
這些文物價值在哪裡?
由收藏者與創作者自己來詮釋最好,
感謝上天,我現在還活著,只是不知道時間還剩多少?
這正是我必須寫線上博物館文章的原因。
(希望有一天能為他們出一本書 只是沒有出版社願意出版)
線上資料庫 Database on line
線上博物館 Museum on line
人的生命有限,但是傳承的大愛,
讓財富造福人群,可以超越有限的生命。
正因生命無常,何不把握當下付出而永恆?
台灣何時能有一個史密森尼組織(Smithsonian Institute)?
或類似大英博物館典藏機構,讓許多專家學者走到人生最後,
他一生的文史典藏可以安心託付,安心辭世,
死後 他一生的典藏還能造福人群,遺愛人間,
這實在是文化部制定文資政策,該去思考的重大課題啊!
莫求功名利祿富貴得權,
但求典籍佈施流傳人間。
我相信,莫忘一本初衷,永不放棄理想,
用永不止息的熱情,做有人生意義的事,
不論生命或長或短,
大愛可以永留人間。
蘇老師,小弟收藏了您一些著作,十分有內容,感謝您的付出。最近去了一趟奇美博物館,覺得他們的規劃和對展品的保護非常好,是否可以聯繫他們看看(他們有收藏教會將拆除的管風琴的先例)。希望您的收藏能得到好的歸宿,繼續提供大家來學習鐵道知識。冒昧聯繫,十分抱歉。
謝謝您的資訊
我有嘗試連繫卻無勞無功
然而我想以奇美博物館的規模
他們會看不起我一生的努力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