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嶄新的行銷視野 開拓台灣鐵道觀光新格局
本文取材自 序 台灣鐵道經典之旅 環島鐵路篇 珍藏你我共有的鐵道記憶
民國92年,我寫了『台灣鐵路環島風情』這套書,包含西部幹線篇,東線支線篇,特殊路線篇三冊,非常感謝大家的支持。那些年,在社群網路還不是很發達的時代,鐵道旅行雜誌還存在,這三本書,可說是最早用「文化資產」的角度,檢視台灣鐵路,以開拓台灣鐵道觀光新視野,成為當時的暢銷書。記得當時所寫的序裡面,有幾段話,如今十一年後,仍然令人回味再三。
隨著隔週休二日實施,國民旅遊風行,搭火車旅行的風氣也逐漸流行。相關的如便利商店的花東春之賞,集集秋之戀廣告,台鐵的蒸汽火車支線之行,彩繪列車廣告,觀光列車之旅,以及紀念車票、鐵路便當的熱賣,真的很高興台灣已經走入「鐵路觀光旅遊」的新世紀。就主管當局而言,可以瞭解火車不止是一種交通工具而已,結合文化觀光等行銷配套措施,可以創造更多商機與收益,不可一昧消極經營。就民眾旅客而言,也漸漸重視這條和我們一起成長的台灣鐵路,有許多情感值得關注,不是只有要選擇交通工具時才想到它。
可惜,這樣的盛況晚來了十年,在民國八十年時,我們當時尚有東勢線、東港線、平溪線、集集線和內灣線五條支線,那一年一口氣就關閉了兩條,後面三條也岌岌可危。在民國七十年代,鐵路阻礙市區交通,妨礙都市發展這種論點「盛囂塵上」,不是編一大筆預算給各大都市鐵路地下化,以台北看天下,就是動輒以配合地方民意減輕虧損為由,停駛或拆除支線,而支線最後一班列車人潮擁擠大爆滿的真切民意,從業主至政府及民代卻當作沒看到,只是不解那麼多人去搶搭末班火車作什麼?因為他們忽略了民眾對鐵路的感情,還有堅信鐵路為落伍交通工具的迷思,在位者的主意與民意落差有以致之。所幸從平溪線集集線開始,沉默的多數終於不再沉默,而能有今日鐵路觀光遊人如織的盛景,相較於今日若干城鎮要求舊線復建作觀光鐵路而不得,又是何等地幸運與值得!
民國八十年年底南迴鐵路通車,台灣環島鐵路網完成,是一件多麼意義重大的事情,然而當年知道搭火車環島旅行的民眾真的不多,回首過往十年,再看到今日有那麼多鐵路文化活動,真教人有滄海桑田之感。
有一回,在鐵路倉庫等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會議裡,與會學者閒聊時,談到文化保存的課題。然而什麼是文化呢?剛好神來一筆,有人為文化下了一個不太正統卻又極度傳神的定義:曾經很有用的東西,漸漸地沒落變得沒有用之後,突然有一天又變得很有用的東西,那個東西就叫「文化」。
語畢全場報以熱烈掌聲!誠然,不止是全省廢棄的鐵路倉庫,還有木造車站和月台、蒸汽火車、木造客車,紙板車票不都是如此嗎?然而弔詭的竟是這些曾經很重要的東西,多數熬不過漫長的「沒用時期」,就一一告別人世了。剩下的少數一夕之間變成很有用的東西,民眾不見得能懂它的過去,竟成了包裝再造新春的「熱門商品」。永保安康車票與鐵製便當盒,不正是如此嗎?
民國103年,我再回首這些文字,除了令人回味無窮,還感到歲月催人老。如今十一年後,隨著郵輪式列車的風行,蒸汽火車的復駛,觀光列車的普及,鐵道紀念商品琳瑯滿目,唾手可得,台灣鐵道觀光已經流行起來,不再是個陌生的名詞,如今應該是求觀光品質的提升,能夠更有遠見與國際觀,更推動國際化。
當年用「文化資產」的角度檢視台灣鐵路,以開拓台灣鐵道觀光新視野。
如今應該用嶄新的「行銷視野」看台灣鐵路,開拓台灣鐵道觀光新格局。
在今日社群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身處鐵路觀光旅遊的熱潮之中,該珍藏的只有車票便當等紀念品嗎?搭火車去旅行一定得搭配吃喝玩樂嗎?其實,我想不該只有這些,我們最該珍惜的應該是台灣鐵路沿線的風土人情,文化史蹟與自然景觀,這才是深植我們記憶之中的鄉土情愫,當年的鐵道文化因為忽略而太少,如今的鐵道文化因為商機而膚淺。隨著環島鐵路網立體化大改建,以及東部幹線鐵路電氣化,許多老車站、老火車、橋樑、隧道等值得紀念的鐵路沿線史蹟,都在快速地消失。這些鐵道古蹟能夠保留,才是台灣鐵道觀光的重要資產。
我想,二十多年來看台灣鐵路的變遷,教人不勝感慨。也許,鐵路電氣化成為現代化過程的必然選項,別無選擇。還記得過去十年,有人為家鄉的木造車站被拆毀而難過,為宜蘭線與北迴線鐵路電氣化景觀而愁,恐怕後代子孫永遠不懂從大里的月台望海,從崇德看清水斷崖,是怎樣的碧海藍天,沒有電桿電車線雜物交錯的天際,是怎麼樣無垠的「海闊天空」!只是如今,這樣的遺憾猶如浪潮,已經淹到了花東線;後代的子孫很難想像,沒有電氣化的山里站,風景多麼地令人感動。而電氣化下一步進逼,就是南迴線了。
坦白說,我們不能緊抓著時代進步的巨輪不走,也不能用鐵道後花園界定東部鐵路只能懷舊,不可以現代化的偏見認定。誠然,時代進步的巨輪滾動,是忽略了民眾對鐵路的感情也好,過去總得割捨,毀棄已然毀棄,感傷於事無補,鐵路就是得這樣建設進步下去。對於那些曾經存在而如今消逝的一切感傷,不如更積極地把握現在,再不珍惜現在,眼前的擁有,明日也將瞬間成為感傷的過去。
回想十一年前,我一直堅持努力為台灣鐵路立傳,當時有一個最大的夢想,想好好為台灣鐵路的沿線歷史風光寫一本書,紀錄著它的美好記憶,獻給在這塊土地與它共同成長的人們。儘管在民國92年,台灣鐵路環島風情三冊已經出版,但是間隔十年之後,這十年的改變實在太多,我費心重新改版,加入營運現狀與展望,成為這本『台灣鐵道經典之旅』。上冊為台灣鐵道經典之旅 環島鐵路篇,下冊為台灣鐵道經典之旅 地方鐵路篇,期望在眼前的鐵道風景記憶全面消失之前,收藏這十年的改變與記憶。
我想,每一本書都是一段心路,每段心路都是一段成長;成長沒有捷徑,只有用心,才有體會。我想,人生能有多少個十一年?回首這十一年中,臺灣高鐵通車,鐵路電氣化吹向東部,北廻線電氣化,花東線電氣化,支線有的停駛,有的新建。我們熟悉的這塊土地,有太多的變化,時代的進步,我們無法阻止它的改變,就好像父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長大,唯一能做的是珍藏記憶。用相機寫下對他的成長,用文字記錄對他的愛,還有對他的期許。下一個十一年,我六十歲了,即使活著也眼睛老花褪化了,我應該也沒有能力再改版了,所以我很珍惜我現在能做的每一件事。感恩你的每一個人生機會,當成你人生最後的機會。用文字寫下嶄新的「視野」,開拓台灣鐵道「觀光」新格局。
因為,人生是長途的旅行,旅行是短暫的人生,
在人生中品味旅行,在旅行中見識人生。
你問我為何寫這本書?
因為,我想珍惜眼前消逝的風景,珍藏你我共有的鐵道記憶。
希望這本書,能帶給您最後完整的台灣鐵道記憶。
蘇昭旭
哇!!光是看到老師目前的簡介及規劃,
已令人相當期待!!!
希望能快到2015年出版^^
您好,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這本書到目前為止,花費心力相當龐大,
我會用心做好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