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拆除阿里山鐵路 法理情皆不容這篇文章,
在感慨與痛心之餘,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十多年前我的這本書?
阿里山森林鐵道 景觀篇(1912-1999)
原文刊登 取材自阿里山森林鐵道 景觀篇(1912-1999)
平地段鐵路的隱憂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平地段,從北門到竹崎雖然沒有茂密的森林景觀,卻也有另外一番綠野平疇的田園之美。只不過隨著鐵路沿線交通與住宅的發展,森林鐵路所衍生的噪音與交通問題,儼然已成為平地段鐵路存廢最大的隱憂。
其實火車從嘉義站出發,就可以聽見司機員不停地鳴笛,火車的喇叭聲不絕於耳,因為沿線淨空很小而且平交道很多,所以提醒兩旁住家以及平交道上的民眾注意請勿闖入。不過,卻也因此惹來沿線居民的抗議,曾經以噪音擾民與妨害交通為由,要求拆除鐵路,害得司機員儘量少鳴笛卻又不得不鳴笛,身陷兩難的無奈。
曾經有位司機說,全世界沒有一條鐵路的火車這麼可憐,人家是汽車要禮讓火車先行,我們卻是火車處處怕汽車;有人把汽車停在鐵道上當停車位,司機停下火車,去找車主來開走,車主竟辯說,以為這條鐵路早已荒廢了?還有人認為阿里山火車很慢,所以闖平交道,明明火車就快到了,喇叭按到耳鳴!還是有人先衝過去再說,一旦擦撞了還振振有詞,要找警察評理?辯說沒聽到火車,害得司機很痛苦,覺得實在有理說不清。
民國七十七年九月十三日,一部大貨車闖越嘉義起點 十三點五五公里處,竹崎站前平交道,造成中興號客車受損,並造成有九人受傷。 民國八十年七月二十一日,一部自用小客車搶越嘉義起點七點八二里處,台灣涼椅欣業公司前的平交道,造成阿里山號第一節客車重創,並釀成一死四傷的悲劇。無奈的是,事故本身應當檢討的是,如何加強駕駛人的交通安全教育,竟然反客為主,有民代要求拆除鐵路,以維護交通安全?
這樣的「反智」舉措,延燒到民國八十四年,民國八十五年達到最高點,除了噪音與交通問題之外,還增加了鐵路虧損應該廢除,還有拆除平地段鐵路,以竹崎為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蓋觀光大飯店以繁榮地方?
令人不禁想起,光緒二年1876年8月3日,中國第一條上海至吳淞口鐵路,因清兵擅越鐵道遭火車撞斃,以致群情激憤,要求拆除鐵路,清廷以鐵路破壞「風水」激起民怨為由購路拆除。清廷的反智行為違反科學,在1911年辛亥革命中付出了代價;而長久以來,台灣這類的反智言論,卻在似是而非的民粹輿情中獲得滋長。
所幸當時林務局傾力溝通,願以減少班次(低於一天一往返),鐵公路共用(C路權),減少鳴笛等諸多讓步措施,使得風波得以平息。然而,當時不乏有識之士(許乃懿)大聲疾呼,廢除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平地段,鐵路起點從海拔三十公尺變成海拔一百二十七公尺,超過海拔一百公尺,將使阿里山森林鐵路喪失登山鐵路的頭銜,更使台灣從世界三大登山鐵路之中除名。(這段文字雖然與事實有所差距,當時確實拯救了阿里山鐵路一命)
主管當局也意識到如果廢除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平地段,旅客將無法從嘉義或北門直接上山,將使旅客直接捨鐵路而就阿里山公路,鐵公路優勢差距將急遽擴大;還有北門修理工廠被切斷,鐵路的機客貨車修理無門,屆時不論還蓋不蓋觀光大飯店繁榮地方,阿里山鐵路唯有停駛一途。印證若無遠見的規劃,不論那一方全都是輸家。
不知道在若干年後,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平地段是否將爭議再起?誠然阿里山鐵路是過時的交通工具,然而近百年來,它與地方發展所建立的情感,是十分珍貴的。而且文化保存並非可以經濟面做獨斷的考量,或許保存它的確有若干的不便,然而阿里山森林鐵路,絕對是留給後代子孫最寶貴的遺產。但願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平地段存廢爭議往事,成為永不再起的一場惡夢。
(後記)
民國八十年,東勢線鐵路停駛,
因為當時有民意代表執意炒作土地,希望蓋觀光大飯店,
結果東勢線拆除後,土地變更還沒有完成,
該名民意代表,便因為癌症過世。
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一大地震,
東勢與集集都是災區,都得到補助款項,
但是東勢線已經荒廢,集集線浴火重生,
震災後的觀光潛力,有著天壤之別。
東勢線永遠回不來,而集集線成為觀光新亮點。
(參閱台灣鐵路環島風情 特殊路線篇東勢線的單元)
當年拆除平地段鐵路,以竹崎為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
蓋觀光大飯店以繁榮地方?
與今日拆除平地段鐵路,以北門為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
都是回歸到相同的問題點,一樣的短視近利。
台灣,從來沒有廢除鐵路改自行車道,而實際受惠的案例,
但是受害的案例,則是不勝枚舉。
因為火車的運量,所帶來的消費人潮,
不是租賃單車所能比擬的。
我在拆除阿里山鐵路 法理情皆不容 這篇文章中提到,
其實,這不是一個"交通問題",而是"利益糾結"的問題。
往往真正的目的,
是拆除鐵路之後的土地利益分配(炒地皮),這才是重點。
唯利是圖,短視近利,成為社會沉淪的漩渦,
大家缺乏道德勇氣,
這才是最值得社會關切的問題。
平地段鐵路的隱憂
那一頁的故事,歷史記憶猶新,
當時我的書上,害怕這樣的事會重演,果然,還是發生了!
我想,關鍵不在交通問題,
而在我們的遠見,智慧與溫情,感化這些唯利是圖的人。
鐵道文化的核心價值是感恩與傳承,不是利益版圖的爭執,
因此,我誠懇地呼籲,讓我們把人間的溫情找回來,好嗎?
那一頁的故事,歷史記憶猶新,
當時我的書上,害怕這樣的事會重演,果然,還是發生了!
我想,關鍵不在交通問題,
而在我們的遠見,智慧與溫情,感化這些唯利是圖的人。
鐵道文化的核心價值是感恩與傳承,不是利益版圖的爭執,
因此,我誠懇地呼籲,讓我們把人間的溫情找回來,好嗎?
從嘉義站到北門站.好像只有國華街.文化路.及忠孝路在火車經過時有升降式柵欄、
而小巷子的路口只有紅閃光警告燈、警鈴..平交道淨空又小.
為何不增加臂木式柵欄.既可減少列車喇叭次數.又可增加安全性!!
小小建議,希望阿里山鐵路.能永遠的存續下去!!
建議把林鐵平交道也改成有柵門平交道,
不知道為何每經過一個平交道都要鳴笛呢?這是單純為了防範人闖越還是有特別的用意?
從平交道中開始做起,減少鳴笛會比較好
很好的建議!
不過台鐵一年被撞斷的遮斷器 高達千根
由此可見,守法的概念更重要!。
很好的建議,謝謝您。
不過,遮斷器(柵欄)終究防君子,不防小人,
教育與宣導很重要!
林鐵的柵欄不是很貴的那一種嗎?
這樣撞壞好像更貴,現在更該沒變,林鐵不是用竹子
這樣撞壞好像更貴,現在更該沒變,林鐵不是用竹干,沒錯。
其實阿里山鐵路不只是闖平交道的問題而已,這只是交通問題,
還有少數地方民眾,為反對而反對的問題,這是心態與道德問題。
因為每次只要阿里山鐵路開蒸汽火車,火車都還沒出發,
環保局就會收到檢舉,甚至還在生火階段,民眾告發的電話就來了。
這可能是偏激鐵道迷所為,也可能是沿線住戶,情報竟然掌控如此精確。
我們希望阿里山鐵路登錄世界遺產,希望為國爭光,但是有些人未必這麼想,
所以,我在這篇文章中 拆除阿里山鐵路 法理情皆不容 ,
於"情"希望主管機關"敦親睦鄰" "正本清源"
這是發人深省的一番話!
鐵道淨空電氣化路線 – 不得超過電線桿
非電氣化路線 – 不得超過有道渣部分
鐵路就在那裏,火車也不會駛偏了,東西超過淨空區損毀應該要自行負責才行
感覺那個觀念好像錯誤了
話說那個接到檢舉也太無聊了..吃飽太閒,台鐵不知有無這個問題?
我希望台鐵接管之後,至少平交道的部分要改善一點,至少把每經過一個平交道的鳴笛降到最低(之前搭過2次嘉義 – 竹崎區間車,從嘉義開車,只要有平交道一定會鳴笛,連我都覺得吵了)
不知道路線能不能再稍微改善一點,也許也是有轉向架的問題,總覺得列車搖晃得有點厲害(中興號沒搭乘過,不過阿里山區間車搭起來的感覺是這樣),我是不知道現在的路線品質算是好還是普通,感覺望遠處還是沒說很直
剛剛網頁錯誤,不小心連發了,無法自己刪除掉
謝謝您的意見。
沒關係,別客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