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鐵道的運材列車 往日情懷記憶重現
我的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特別辦理一系列的阿里山鐵道模型展示。
把這份記憶與價值傳承下來。
上面這一張圖片,它不是老照片,它是模型藝術創作。
1912年,一百年前,阿里山火車,將木材運下山來,
開啟了阿里山森林鐵路的百年歷史。
多少故事與風華,記憶與滄桑, 隨著歲月的年輪,日日增長。
只是,這個畫面已經見不到了。
如今,我用鐵道模型的創作,穿越時空,還原消失的歷史畫面,
讓往日情懷,記憶重現!
(參閱回饋社會 交通科學博物館)
阿里山鐵路的貨車簡介
取材自拙作 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車輛史
阿里山鐵路的貨車歷史,相較於客車更為悠久,遠自1910年興建階段就已經在運行。1912年通車之前即已經存在,比起最早的客車於1914年誕生,還要早上四年。誠然,阿里山森林鐵路以「材運」起家,貨運為其生存延續的經濟命脈,故在早年伐木時期,森林鐵路絕大多數車輛盡皆貨車。
直到民國五○年代伐木進入尾聲,森林鐵路轉型觀光,客運才蓬勃發展,然而客車總數仍遠不及高達數百部的貨車。民國七○年代,阿里山公路通車迫使客貨運急速衰頹,昔日運往阿里山的大宗貨運全面改走阿里山公路,因此僅餘業務運輸及工程搶修車隊仍使用部份貨車之外,阿里山鐵路的貨運早已名存實亡。縱然如此,阿里山鐵路遺留下來龐大的貨車種類,斷非客車所能比擬。
早年阿里山鐵路的貨車編號與分等
在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作業規則,阿里山鐵路的貨車可以分成以下五種:篷守車(緩急車)、篷車(有蓋貨車)、敞車(無蓋貨車或高邊車)、平車,以及為數最多的材運車。日據時代依序以カブ、ワ、ト、フ、チ代表之。
1945年台灣光復,林務局接管以後,更改車輛代號,依序將カブ改為「守」,ワ改為「篷」,ト改為「高」,フ改為「平」,チ改為「材」,並依照長度加上甲、乙、丙、丁分等之。於是如守甲、篷甲、高甲、平甲和材甲等名詞,應運而生。
事實上,阿里山的客車差異較大,故有客甲、客乙、客丙、客丁分等;然而阿里山的貨車族群差異不大,分等意義形同虛設。除了車身較短的「平乙」車,和特別短小的「材丁」車,為較低等級之外,大部份皆以「甲」等級代表之。久而久之,成為阿里山鐵路貨車特有的命名文化。有些人士還誤將篷甲的甲當「鋼甲」,以為是鋼體化篷車,其實台灣光復初期,守甲、篷甲全都是木造貨車。 民國五○年代,阿里山鐵路觀光化之初,當客車族群為迎接國際化,客甲、客乙、客丙、客丁,紛紛改名英文代號PA、PB、PC、PD之際,為數最龐大的貨車,竟不為所動。
現今阿里山鐵路的貨車編號與分等
1971年起,由於阿里山鐵路的貨車數目繁多,並配合柴油化的時代來臨,故自民國六十年起,改造翻修貨車一律賦予新編號;以「代號」+「民國年次」+「序號」,如平甲6201等等,即是平甲車民國62年第一部,以建立科學化的管理與編號制度。此時,阿里山鐵路的貨車以「高甲」、「高守」、「平甲」和「平守」為最多數,成為六○年代的新主力。民國一百年,阿里山鐵路還新增購一批貨車六輛,所以出現高守10001與高甲10001,編號規則依然不變。
從這張我的畫作,還原了伐木時期,那個時代的阿里山鐵道風景。
日治時期的貨車
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建設,其最初目的即是將原始森林的豐沛資源運送下山,由此觀之,阿里山鐵路的貨運,實乃其鐵路發展的重要碁石。早在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台灣總督府興建阿里山鐵路時,因為工程材料及人員運送的需要,即由台灣總督府鐵道部台北工場,也就是現今鐵路局台北機廠,製造緩急車兩部(カブ1~2),有蓋貨車三部(ワ1~3),無蓋貨車十四部(ト1~14),進行鐵道的築路工程,這是阿里山鐵路最早的貨車。
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5月,隨著部份路段的完工,山上的林木已經可以開採下山。於是阿里山作業所向蒸汽機車Shay的製造廠,美國Lima公司訂購十部材運車,全長20呎,可裝載9噸的木材。結果經試車結果發現運轉不良,而未予採用。隔年1912年9月,阿里山作業所轉而向日本大阪的汽車會社,訂購十部平車,長約24呎,可載12.2噸的木材,試車結果成效良好。除後續增訂五部外,並於1912年12月25日,也就是阿里山鐵道通車日,裝載檜木七輛停在嘉義車站附近,為期一週供民眾參觀。因此,阿里山的林業貨運,在正式通車以前,便已經開始運作。
這是十分珍貴的歷史文件,日本靖國神社需要很大的丸柱,需要18公尺長的巨木,發函給台灣總督府。全台灣只有阿里山才能供應這麼大的木材,需要兩節可裝 9.0公尺的リチボ運材車,才能送下山去。當然這麼大這麼好的檜木,要源源不絕地送下山去,註定了阿里山林場"竭澤而漁"的無奈悲歌。(參閱拙作世紀風華 阿里山森林鐵路百年紀實)
開拓時期的運材貨車
縱觀阿里山鐵路開拓時期的貨車,與林業開採息息相關。日本人開採阿里山的木材,由於受到森林鐵道的淨空範圍影響,基本上所砍取的林木,必須合乎材運車的大小,所以他們的作業方式,是先從樹木欲砍倒的相反方向,以螺旋釘(Gimlet)鑽孔,同時在砍倒方向作一切口再從鑽孔處鋸開,然後將砍倒的巨木鋸成等長,再用蒸汽集材機集材之後,放置於「材運車」上,以一車三根巨木固定成「品」字形,然後用蒸汽火車運下山去。因此,材運車的大小,正是阿里山地區林業集材作業「標準化」的重要關鍵。
從大正三年1914年起,阿里山鐵路就大量採用沒有側樑,只有中間的中樑加兩根橫樑及端樑的「材運車」,稱之為チボ,チ代表運材,ボ代表轉向架Bogie。這種只有骨架組成的材運車(Skeleton car),看起來酷似一個雙十符號,停放在軌道上,總數達一百六十六輛之多。這類材運車裝載木材,為了配合砍伐木材的長度,以達到最佳效率的承運,可以分成四種:所以這些チボ材運車,前加上ア、リ、ム、サ,分別代表長9.5公尺、9.0公尺、8.0公尺及7.0公尺的木材專用。製造廠從日本川崎造船所兵庫工場、日本車輛、美國Lima,到最後本土自產的嘉義出張所自製,竟然範圍遍及海內外。
25號蒸汽機車,牽引サチボ小型材運車,這種只有骨架組成的Skeleton car,看起來酷似一個雙十符號停放在軌道上,如今已經完全消失。(比例1/28,45mm gauge)
這四種材運車,以裝載9.0公尺木材的リチボ為最多,有九十輛,其次才是運8.0公尺木材的ムチボ,共七十六輛,而這型材運車,最後成為台灣光復之後,留用最久的「材甲車」。當年的阿里山森林鐵路,在這麼多材運車川流不息地運送下,阿里山原始森林消失的速度,就可想可知了。
此外,在阿里山林場支線的開發,例如霞山線、水山線等路線淨空較差的路段,大型材運車根本難以進入。於是,自大正四年1915年起就另行購入「材丁車」,這種小型的運材車,在宜蘭的太平山森林鐵路,就可以經常見到這種車。經由這些材丁車,將深山的林木砍伐,集中至新高口或兒玉等地,而後再以大型運材車,接運至阿里山沼平車站。
客貨混合運輸時代來臨
隨著1918年,客貨混合運輸時代來臨,阿里山鐵路的貨車除了運材以外,也兼負起平地和高山間民生物資的輸送功能。在昭和初期統計,共有守車兩部,有蓋貨車五部、無蓋貨車五十部等等。除守車之外,車輛都從原有的兩軸式,發展成轉向架式,如有蓋貨車ワボ和無蓋貨車トボ。後者不論是貨物或工程材料輸送,裝載較有彈性,故增加二十六部之多。
此外,原先用於運材的平車フボ和大型平車フブボ、,由於材運車大量的購入,並且有制度化的發展,平車用於運材的需求,就漸漸地減弱,反而成為多用途的載貨平車。其中フボ在大正七年1918年,部份改造成「代用客車」,フブボ在台灣光復之後,民國四十六年更改造成「平客車」,這象徵著阿里山鐵路,由貨運轉為客運的發展,兩者密不可分。
昭和中期之後,由於客運不停地蓬勃地發展,混合列車的客車比例,漸漸有所轉變。客車加掛至兩節至三節,而貨車仍舊以無蓋貨車載運民生物資,於是利用無蓋貨車(敞車)改造的守車,「敞守車」應運而生。這種守車一直延續至台灣光復以後,類似今日的「守甲車」。不過,日據後期有一種加蓋的敞守車,以木板取代帆布,避免貨物受日曬雨淋,這樣的敞守車,看起來酷似「棺材車」在鐵道行走,但是在台灣光復之後已經消失。
日據末期,阿里山鐵路的混合客車漸漸走向制度化,於是在1943年,營林所嘉義出張所的北門修理工廠,自製了兩部緩急車,也就是「郵便」與「荷物」合併的守車,編為カブボ1~2。這型守車長達10公尺,可裝六噸的貨物,掛在混合列車前端,台灣光復之後,則改編成守甲MA1~2,這可說是日據時期最大的貨車了。象徵著阿里山鐵路從原有的材運業務,慢慢拓展到民生物流輸送的經營,而不斷成長的混合客車,正是阿里山鐵路早年「客貨不分」的代表。
(最後這兩部カブボ1~2,保存於車廂旅館,卻不幸在2009年宏都飯店沼平整地遭到支解,非常地痛心,可惜!參閱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規劃與展望)
這張我的畫作,描述台灣光復初期,眠月線的鐵道風景。
台灣光復初期的運材業務
台灣光復之後,阿里山森林鐵路的貨運,依舊沿襲著日據時期的任務,除輸送平地與高山之間的民生物資及農產之外,主要仍以伐木的運輸為主。 台灣光復之初,每天平均上山和下山,至少共有六個以上的運材車次,例如歷史相當悠久的上山111次、113次和115次,下山的110次、112次和114次,均運用蒸汽火車作為運輸主力。而蒸汽火車牽引材運車下山時,最高時速 十六公里 ,最多可牽引九輛,滿載之材運車等貨車,雖然下山為下坡,火車可較為輕鬆,但為確保制軔力,仍然不可超載,以策安全。不過,蒸汽火車牽引材運車上山時,由於空車較輕之故,故可牽引十輛材運車,最高時速 十五公里 。而平地段由於比較沒有安全顧慮與坡度阻力,最高時速則可維持 二十一公里 。
然而,由於大部份阿里山林場的珍貴木材,在1912年至1945年間早已砍伐殆盡,國民政府接收之後,所剩林木不多,皆殘缺樹頭短材,紅檜扁柏等高級木材所剩無幾,材運業務所承運的巨木愈來愈少,反倒是人工種植之柳杉等細長林材居多。因此伐木時代,僅只延續至民國五十二年六月,阿里山工作站結束直營伐木,但繼續出清殘材,標售國有林班地改公營為私營,林務局所轄單位如貯木場、製材廠及修理廠等,均於同年六月裁撤。阿里山森林鐵路的運材業務,就逐漸萎縮。
於是,在貨運量逐步減少,而客運量又從民國五十二年開放觀光爆增之際,客貨車輛之彼消我長,不成比例。同時,在貨車的編制上也有所變化。光復之初,貨車的編法,亦同客車的編法,以種類加分等甲、乙、丙、丁,但幾乎皆以甲種居多,如「篷甲」即甲種篷車,「材甲」即甲種材運車之意,而敞車編為「高甲」,篷守車編為「守甲」。光復初期尚存平乙車一部,而乙種以下幾乎已經全部淘汰,但是林楊線專用的材丁車,因為特殊的需求而除外。
阿里山公路通車的衝擊 貨車的輓歌
民國六○年代初,雖然材運業務,已經逐漸在沒落,但由於鐵路動力柴油化,革新的運能加大,阿里山鐵路仍然是通往阿里山最重要的運送管道,所以,觀光人潮所帶來的旅館業,依舊必須依賴這條鐵路,運送民生物質及建材,山產野菜也由此通路下山。因此伐木後期阿里山鐵路的貨運,並沒有明顯減少,只是貨運內容逐漸移轉,運送林木的平甲車上改成運送山產等民生物資而已,混合列車的貨運依舊鼎盛。然而自民國七十一年十月,阿里山公路正式通車,卡車和遊覽車充斥,襲捲客貨運市場,阿里山鐵路的貨運,正式被判了「死刑」。
阿里山鐵路的貨車,從光復之初的近三百輛,減少成今日的幾十輛,貨運由盛而衰,在阿里山公路通車之後跌至谷底,令人不勝感慨!物換星移,人世無常。現在這些保存的貨車,只能等待阿里山鐵路博物館的計畫,早日實現,為它們勞苦一生的晚年,找到安身之處。
不過,由於阿里山鐵路的天災頻繁,每逢天災造成森林鐵路中斷,運載森林鐵路的工程材料的「平守車」、「高守車」、「平甲車」和「高甲車」,就會集結出動,運載道碴和搶修器材,前往修復路基、軌道及橋樑,所以至今貨車總數沒有減少,而且還在更新維護之中。這可是目前台灣最後在使用,也是最龐大的「木造貨車」族群了。
民國一百年,阿里山鐵路還從嘉義機械廠,新購一批貨車八輛,包含高甲10001-10006,高守10001-10002,這批最新的貨車,可運載道碴,並有斜面可以讓道碴自動落下,堪稱是最新版的762mm軌距石碴車。我相信只要阿里山鐵路還存在的一天,阿里山鐵路的貨車,編組成的工程車隊,就永遠不會消失。
我想,在我的心中有著阿里山森林鐵道博物館的規劃與展望
不過,阿里山鐵路的原始貨車,多數已經消失無蹤。
只好,用模型將歷史還原回來,陳列在我的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
這個博物館裡面的展示模型,也是未來實際鐵道博物館的保存清單。
希望有一天,能出現真實的復刻版,陳列在阿里山鐵路的博物館。
誠如我前面所言:
對於一個老師來說,他準備的教材是對學生的愛,
假使,他隨時都在更新內容的話。
對於一個作家來說,他呈現的作品是他人生心血,
假使,他隨時都想更新改版的話。
對於一個博物館館長來說,他的博物館教學展示模型,
是對科學教育的關懷,也是對這個社會的責任,
更呈現出他對這塊土地的未來與期盼─
重建那些失去的記憶,
勾勒那些未來的遠景。
本文內容可參考阿里山森林鐵路一百週年紀念文獻
【阿里山鐵路的博物館模型】請參閱
蘇老師
木製高架橋模型是甚麼做的?好逼真!
小粉絲母母
木製棧橋是去建材行(B&Q特力屋) 買木條(台灣話 杉仔木)
然後用釘子建起來 橫向結構不受重力 若是不便釘 可用熱溶膠去黏
記得組合完成用洋干漆(酒紅色)+(棕色) 3:1 反覆多次上漆
質感層次就很完美 祝福你順利搭建一座心中的木棧橋
漫步在雲端 重返那阿里山美好的記憶